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学 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当代农业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变化表现出哪些特征?

【答案】当代农业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变化表现出以下特征:

(1)农业经济学的分化或细化不断加快,各分支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综合化不断得到增强。

(2)农业经济学越来越注重多层面、多视角的分析和研究,加强定性和定量、实证和规范、宏观和微观分析的结合,不断深入地开展各种比较研究工作。二战以后,农业经济学实证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3)农业经济学还不断突破原来意义上的农业经济范畴,更加系统全面地研究农业经济问题。 _战以后,国际国内市场、各个产业部门以及农业产前产后服务体系都结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各种与农业经济有关的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都被纳入了农业经济的研究范围。

2. 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的内涵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环节是什么?

【答案】(1)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的内涵

广义的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包括信息内容开发、信息技术研究、信息系统建设、信息设备制造以及信息机构建立、信息规则设定、信息环境维护、信息人员培训等活动。

狭义的农业信息资源开发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集、处理、存储、交换、共享、服务和应用农业信息资源。

(2)农业信息资源开发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①可支配资源的形成,包括信息内容的收集、存储与组织等,这是信息服务者的“资本”; ②信息的提供,包括信息产品的生产,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渠道等,这是信息资源有效聚集的前提;

③信息环境,是信息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发生关系的场所和社会条件。

(3)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的主要环节

①农业信息内容的积聚与资源形成

农业信息内容的积聚与资源形成的具体目标是广泛利用数据库和数据仓库技术,建立各种农业信息的制高点,规划和收集有用的数据,把这些数据有效地保存起来,有效地存储到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中,根据用户使用的要求把它们组织起来,使其能为农业用户服务。

②农业信息渠道建设与用户培育

a. 了解农业信息用户的分布,分析和熟悉他们利用信息进行决策的特点;

b 完善通信渠道,使信息流畅通;

c. 进行必要的知识开发,能够向用户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

③组织与市场信息环境的改善

组织与市场信息环境的改善包括有效的政府管理机制、相应的市场管理规范、企业和信息服务内部组织管理环境的改进、市场主体关系的协调等。

3. 试分析农产品交易费用、交易特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影响。

【答案】(1)农产品交易费用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

交易费用是指使用价格体系时所发生的发现相对价格、进行谈判、签订契约、实施监督、设立解决纠纷的安排等费用。

企业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是受市场交易费用的推力和企业组织成本的阻力这两种相反力量共同作用的。

“市场失灵”一一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交易时,小确定性越高,市场交易费用也就越高,企业组织产生和发展的推力也就越大。

“企业失灵”一一由于经营者能力有限,很难把所有的复杂活动都放在同一企业内部进行,或者由于管理效率低下,企业内部组织成本过高,导致企业运作的低效率。

市场失灵时促使人们通过建立企业来降低交易费用,而企业失灵时则促使人们通过市场交易来降低经营成本。

纵向一体化的组织的形成的条件是组织费用低于交易费用。合同制的组织形式的形成条件是合同制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利益协调机制足以促使它的运行费用小于市场交易费用。

(2)农产品交易特性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

①有限理性

有限理性是指人类的行为常处于合理欲望和有限制的条件之间,人们在收集、储存和加工处理更为准确地达到目的所需要的大量信息方面,其能力受到严重限制。

当有限理性与不确定性或复杂的环境相结合时,就会使交易费用大大增加。农业龙头企业的理性会高于农户,但也是有限的。

通过合同制或一体化经营,借助农业龙头企业可以减少农户有限理性的约束,但由于农业龙头企业的有限理性所导致的经营失败也会株连到农户。

②机会主义

机会主义是指人们借助于不正当的手段牟取自身利益的行为倾向。

人们追求自身利益一方面是有目的、有策略地利用信息,按个人目标加以筛选和扭曲,如说谎、欺骗等; 另一方面是违背对未来行动的承诺。

机会主义是以有限理性为前提的,由十人的理性有限,他不可能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环境一览无余。

市场经济当中机会主义的盛行使农户和企业都有通过合同或一体化等组织形式来减少或避免机会主义行为的强烈愿望。

③资产专用性

资产专用性主要有场地专用性、物质专用型、人力资本专用性和专项资产。他们共同的特征

是,一旦形成便很难转作他用。资产专用性越强,交易双方维持交易的持续性愿望也就越强,客观上要求建立起某种保障双方继续维持交易的组织机制,各种合同制和一体化组织形式就会出现。

农户资产的专用性可能表现为农地使用时间专用性、某种农产品专用性、农业机械与设施专用性、人力资本专用性等。

农业龙头企业资产专用性要高,这表现在:

a. 农产品不耐储藏,远距离的运输费用高,农产品加工企业远离城市,从而使厂房和设备搬迁成本高,专用性大;

b. 农产品生产季节性与加工需求长年性的矛盾使得企业的仓储投资大,企业布局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许多基础设施需要企业单独投资建设,农产品加工设备也具有较高的专用性。

④不确定性

在农产品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既要面临来自环境或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来自交易双方行为的不确定性,即交易的小确定性来自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

一次性交易,不确定性影响小; 而长期交易,不确定性的影响较大。

如果在农产品交易过程中不确定性(如农产品未来的市场价格、农产品质量、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足够地大,人们就要考虑采用合同制或一体化来减少或避兔不确定性。

⑤交易发生的频率

交易发生的频率是指交易发生的次数。交易发生的频率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选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设立某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费用能否得到补偿。多次发生的交易,较之于一次发生的交易,更容易使新采用的组织形式的费用得到抵消。

4. 何谓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你认为在中国应如何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答案】(1)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概念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指农户(或农业企业)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社会、经济、技术、自然条件的可能,改变狭小的分散经营,将土地生产要素适当集中使用,从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经营方式。

(2)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途径与措施

根据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和农业的产业特性,在短期内全面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不可能的,必须因地制宜,积极慎重,因势利导,创造条件,循序渐进。

①要为实行十地适度规模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a. 建立起灵活高效的土地流转机制

应鼓励通过转包、转让、人股等多种形式,使土地使用权向种田能手或其他农业经营单位集中,实行土地规模经营。

b.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通过大力发展二、二产业,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等措施来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为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c. 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对实行土地规模经营的各类组织形式,政府有关部门应给予工商、信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