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在图像处理时,图像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图像处理的效果。然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由于成像条件受到各种物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图像质量往往受到较大的影响。其中,高光现象和图像模糊是导致图像质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为提高图像质量,本文主要研究图像的高光去除及模糊复原技术。
传统的高光去除算法一般基于双色反射模型,无法很好地对高光区域存在饱和现象的图像进行处理。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显著性检测指导的高光区域修复算法。首先将显著性模型应用在亮度空间对高光区域进行检测,并在基于样例修复算法的基础上,改进算法的优先级形式,引入自适应权重因子,优化了算法的填充顺序。实验结果表明,与原修复算法和传统高光去除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算法的修复效果更好且更稳定,较好的克服了原算法存在错误填充的现象。
此外,本文针对光照模型,进一步提出了光照模型指导的高光区域修复算法,将光照模型和修复算法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光照模型和纹理信息,对图像中的高光区域进行修复。实验结果表明,与原修复算法和传统高光去除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算法的效果更符合人眼视觉,并且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算法受光照模型限制的缺点,对高光区域存在饱和现象的单幅图像有较好的修复效果。
针对图像模糊问题,本文在研究基于归一化稀疏度量的模糊核估计算法的基础上,引入模糊图像的局部不变性,改进了模糊核估计的代价函数,提出基于稀疏和局部约束的模糊核估计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估计出的模糊核与原算法相比,能够更好地保留模糊核的结构特点,估计出的模糊核精度较高,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复原过程中的振铃现象。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