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兰州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内部复习题5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以事论理
【答案】以事论理,是指在论证中,先列举事实,再对该事实进行分析和评论。它要求一定是和本篇文章的道理相关的事例。这个事例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件,也可以是一组新统计的数据,还可以是一系列为人所知的现象。在列举事例时,要围绕主题简明扼要,不可过于冗长A y 嗦。
2. 文前按语
【答案】文前按语,也称题下按语,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前话,它是新闻传播媒介特别是报刊的编者常用的按语形式。在三种按语形式中,它的编排位置最为显要,通常冠于文前或栏前,片言居要,显得庄重。在报刊上发表时,常用楷体或比正文大一号字体排出,需要时还加框或加线处理,以突出其重要的地位。
3. 归纳逻辑
【答案】归纳逻辑是指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推理方式,一般是从人们熟悉的事物出发,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推导事物的基本规律。是人们以一系列经验事物或知识素材为依据,寻找出其服从的基本规律或共同规律,并假设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也服从这些规律,从而将这些规律作为预测同类事物的其他事物的基本原理的一种认知方法。
4. 社论版
【答案】社论版是指以专版的形式刊发社论,代表编辑部对当前的热点问题进行解读。社论版源于国外报纸,一般容纳三四篇社论,有时会刊登一些用随笔、诗歌、漫画等形式表现的“轻松社论”。近年来,很多国内报纸在改版过程中也增加了社论版,以增强自身的权威性,满足读者对意见信息的需求。
5. 经济漫谈专栏言论
【答案】经济漫谈专栏言论,是一种涉猎日常经济工作和社会经济生活,具有新闻性与政论性相结合的短小精悍的署名经济评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对经济宣传包括经济评论日益重视,经济漫谈式的言论也曾一度活跃。
6. 广播谈话
【答案】广播谈话是指“为说而写”的评论,它以谈话的语言、口吻及表达方式评价事物和分析问题,也称之为“广播漫谈”、“广播杂谈”或“广播对话”。它以或聊天、或交谈的形式,力图模仿日常的谈话,营造一种与听众平等交流的语境和氛围,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二、简答题
第 1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