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兰州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内部复习题1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文中按语
【答案】文中按语,又称文间按语,是报刊独有的按语形式。它与新闻报道或文稿既有配合的关系,又有渗透的关系,通常置于文章的字里行间,在新闻报道或文稿的某句话或某段文字后面打上括号,加上“编者按’夕、“编者”或“按”字,就报道或文稿中的词语、提法、材料、内容,或淦释补正,或评点批注。便于读者领会文意,帮助读者加深认识,有时还可代表编者修正失误、提出希望等。
2. 具体判断
【答案】具体判断即就事论事,是指对于具体对象的判断,比如对新闻事件具体的原因、性质、发展作出判断。具体判断满足人们对具体事物确定性的认识。这表现在写作思路上,就是“据事说理”,即从具体的事件出发,然后离开具体的事件,进入抽象的、普遍的议论之中。
3. 问题讨论
【答案】问题讨论是指言论版上充满活跃气氛的动态性内容。有意义的话题讨论,往往能够持续较长的时间,是吸引读者与公众持续关注和持续参与的有力手段,也能产生比日常报道和评论更为广泛的影响,对人们的观念产生强烈的冲击。
4. 媒体新闻
【答案】媒体新闻,是指由一定的新闻机构发布的新闻。媒体新闻是新闻的一部分,媒体新闻除具备新闻的特性外,还具有其自身的个性。媒体新闻的特性包括:真实性、新鲜性、公开性、服务性。
5. 杂文
【答案】杂文是一种文学体裁,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文艺作品,还具有政论的性质。杂文兼有文学和政论的特点,是介于文学和政论之间的一种边缘体裁。也可以说,杂文是一种特殊的政论:文艺性的政论。
6. 新闻道德
【答案】新闻道德又称新闻伦理或新闻职业道德,是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则。它一般通过“记者守则”、“新闻道德规约”、“记者信条”、“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等形式加以表述。新闻道德的本质特征有三方面:①新闻职业道德同普通道德现象一样,是一种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因而新闻职业道德的内容和形式,都最终取决于社会存在,取决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②新闻职业道德较之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为鲜明的阶级性和更为强烈的政治色彩; ③新闻事业道德是对新闻传播
第 1 页,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