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理工大学国际工商学院823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为什么政府支出增加会使利率和收入上升,而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会使收入增加而利率下降?

【答案】政府支出增加会使利率和收入上升,而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会使收入增加而利率下降,其原因可结合图进行分析。

图 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变动

政府支出增加会使总支出增加。总支出增加使生产和收入增加,收入增加了,对货币交易需求增加。当货币供给不变时,人们只能出售有价证券来获取从事交易增加所需货币,这就会使证券价格下降,即利率上升。反映到图中,体现为IS 曲线右移,与原有的LM 曲线相交于新的均衡点E' 。相对于原有均衡点,新的均衡点E' 所代表的利率和收入均上升。

当货币需求不变时,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则会使货币市场出现供过于求,这必然导致利率下降。利率下降刺激消费和投资,从而使收入增加。反映到图中,体现为LM 曲线右移,与原有的IS 曲线相交于新的均衡点E'' 。相对于原有均衡点,新的均衡点E'' 所代表的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2. 当一国经济同时处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赤字状态时,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来调整?

【答案】在开放经济中,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实现宏观经济的国内均衡和国外均衡,即使宏观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上,并且没有通货膨胀的压力,经济均衡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如果一国经济出现国内非均衡或国外非均衡,则可以采取相应的财政、货币、对外贸易政策的组合,使宏观经济趋向既定的目标。

当一国处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赤字状态时,政府应当采取如下的政策组合:

(1)紧缩性货币政策。如出售债券,回笼货币,提高准备金率、再贴现率等。紧缩性货币政策使国内利息率上升,一方面,可以使投资下降,压缩总需求,有利于物价水平下降,减轻通货膨胀压力; 另一方面,进口量亦随收入水平的下降而减少,使国际收支赤字减少。同时,较高的利息率可以减少国内资本的外流,并吸收更多的国外资本流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2)紧缩性财政政策。如削减财政支出、提高税率等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抑制总需求,以配合紧缩性货币政策发挥作用。

(3)贸易保护性政策。如提高进口关税,进口许可证与进口配额,非关税壁垒等; 外汇管制政策,如制定限制外汇流出,促进外汇流入的政策等。贸易保护性政策和外汇管制政策可以减少进日,促进资本流入,有效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但会影响与本国经济往来密切的国家的利益,因此,需要考虑对方的反应,以免对方采取报复措施。

总之,一国处于国内外非均衡状态时,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将各种经济政策加以适当的配合。一般来说,财政政策对国内经济活动的调节效果比较直接; 外贸、外汇政策调节国际收支的效果比较显著。但同时又会影响多边贸易关系,而货币政策是通过利息率来间接地调节国内总需求水平及国际收支状况的。在实际运用中,应考虑各种政策对经济总量的不同影响,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以有利于客观经济同时实现国内外的均衡。

3. 为什么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

【答案】之所以认为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其原因在于: 富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边际储蓄倾向较高,而贫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因为贫者收入

,因而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低,为维持基本生活水平,他们会将增加的收入较多的用于消费支出)

富者转给贫者,可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总消费支出水平,于是总收入水平就会随之提高。

4. 从与新古典增长理论对比角度,陈述内生增长理论的“内生性”体现在哪里。

【答案】(1)新古典增长理论将长期增长归因于技术进步,但对于技术进步的来源并未分析,而是作为既定的假设,即经济增长外生化。索洛模型的一个重要结论是长期经济增长率由技术进步的速率g 惟一的决定。因此,按照索洛模型的逻辑,所得出的结论是以假定增长来建立增长模型。

(2)为了解释经济增长的来源,弥补索洛模型的缺陷,罗默提出了一个具有外溢性知识的增长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罗默假设技术进步是通过投资的外在性来实现的,由于知识的这种中间产品性质,使技术具有了外部性,因而整个经济中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增。罗默更是通过引入一个显性的研究与开发部门来解释技术进步的内生性来源。卢卡斯则通过引进人力资本积累因素(主要是人力资本的外在性与人力资本生产中的正反馈)来解释经济增长的内生性。

(3)内生增长理论认为,如果对资本K 作出更广义的解释,资本边际收益不变(而不是边际收益递减)的假设就更合理。因为认为知识具有边际收益递减的性质是不合理的,如果接受知

识是一种资本的观点,那么,假设资本边际收益不变的内生增长模型就更合理地描述了长期经济增长。而新古典增长模型井没有把人力资本知识等视为资本,故认定资本具有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

5. 什么是补偿性财政政策,为什么这种财政政策被称为斟酌使用或权衡性财政政策?

【答案】(1)西方经济学者尤其是凯恩斯主义者认为,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应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政策措施,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例如,当认为总需求水平很低,即出现经济哀退时,政府应通过减税,增加政府支出或双管齐下以刺激需求; 反之,当认为总需求过旺、经济过热,即出现通胀时,政府应增加税收或削减支出以抑制总需求和通胀。前者就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后者就是紧缩性财政政策。这种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被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

(2)究竟何时要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何时要使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应由政府对经济形势加以分析和权衡,斟酌使用。因此,这种补偿性财政政策就被称为斟酌使用或权衡性财政政策,也就是凯恩斯主义的“相机抉择”的需求管理政策。

6. 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把世界利率r*作为外生变量。 让我们考虑当这一变量变动时会发生什么。

(1)什么会引起世界利率上升?

(2)在浮动汇率的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中,当世界利率上升时,总收入、汇率和贸易余额会发生什么变动?

(3)在固定汇率的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中,当世界利率上升时,总收入、汇率和贸易余额会发生什么变动?

【答案】(1)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把世界利率:,作为外生变量,本国不能决定。在长期的开放经济中,世界储蓄和世界投资需求决定世界利率。任何减少世界储蓄和增加世界投资需求的因素都会促使世界利率上升。此外,在短期价格水平固定的条件下,任何增加世界范围内的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或减少货币供给的因素也都会使世界利率上升。

(2)在浮动汇率下,世界利率; ,上升,则国内投资将减少,IS*曲线左移; 更高的利率减少了货币需求,因此LM*曲线向右移。由于实际货币余额供给M/P固定,更高的利率就导致了超额的实际货币余额供给。为了使货币市场重新达到均衡,收入必须上升,直到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因此,在新的均衡点B ,总收入增加,汇率水平下降,贸易余额增加。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