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大学政法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学位]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自决
【答案】自决即自我决定。在社会工作中,自决更多的是针对社会工作者而言的。由于其地位关系,社会下作者很容易替案主做出决定,犯越姐代l}的错误。自决就是提醒社会工作者要尊重案主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力。
当事人的自决必须有两个前提:
①当事人绝对清醒,有自决的意志和能力;
②自决的方向和后果对当事人绝对无害。
在这两个前提下,尊重当事人的自决权,就是尊重当事人的自由人权。不具备上述两个前提条件,社会工作者则要为当事人负起一定的责任,即在表面上违背自决原则。
2. 沟通理论
【答案】沟通理论是以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语言学中有关人际沟通的一些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这种理论强调人际沟通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它认为许多的行为问题都出在人际沟通方面。不能很好地给予或接受信息反馈等。社会工作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帮助人们消除这些沟通中的障碍,使人们的相互沟通得以顺利完成。
3. 家庭系统理论
【答案】家庭系统由几个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形成家庭系统有序的运转,以此来实现家庭的功能。
家庭系统构成要素可以从两种角度解释:
(1)家庭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即夫妻系统、亲子(父母与子女)系统、手足(兄弟姐妹)系统。
(2)由个人组成,即大人与孩子、男人与女人等。
4. 传统条件反射理论
【答案】在传统方法中,行为是与刺激相联系的。社会工作者根据小组期望的目标,对小组成员提供某种得以引起行为发生变化的外部条件,引导他们的行为朝向小组目标所期待的方向发生转变。
5. 微观社会工作行政
【答案】微观社会行政是指将社会政策变为具体的社会服务环节上的行政活动。在社会福利
机构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它常常表现为社会福利机构的统筹与管理活动,即通过机构(组织)的筹集资源和有效地配置资源,更有效地提供服务。在企事业单位承担实施社会福利政策的情况下,社会行政则表现为这些单位具体负责福利服务分配的部门如何落实政策,而将服务传递到服务对象手中。但是,从理论上来说,即使微观社会行政也不是具体的服务工作,而属于统筹、协调和管理范畴。
6. 社会变迁理论
【答案】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及人们的行为模式所发生的变化。社区是具体的社会,推动社会变迁、解决社区问题是社区发展的重要目标。社区工作本质上就是关于人和社会变迁的事情,它关注如何协助人们和服务提供者,使两者都能配合不断变迁的环境。
二、简答题
7. 为什么医务社会工作要向健康照顾取向社会工作转变?
【答案】医务社会工作向健康照顾取向社会工作转变的原因是:
(1)健康照顾概念是理解健康照顾体系的基础,健康照顾既将健康议题置于特定社会处境中,又构成健康照顾的社会处境和服务体系。
(2)健康照顾的前身是医疗照顾。医疗照顾的基本涵义是有关医疗的服务活动,主要局限于临床医疗活动。
(3)医疗照顾概念主要反映狭义的、单维度的生物医学模式,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医疗文化。
(4)健康照顾概念反映的是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健康概念的转变。健康照顾将视野扩展到医护人员以外,由医院扩展到医院以外,由医疗机构临床治疗扩展到非临床治疗活动,由狭义健康扩展到广义健康,由单纯疾病诊断治疗扩大到医药疾病预防、治疗、保健、康复,由单纯医疗活动扩大到医药社会文化,由消极被动的疾病治疗转变为积极主动的疾病预防、投资健康,反映了生活方式医学化的趋势。
8. 简述实验方法的思想。
【答案】(1)首先以一个理论假设为起点,这个假设是一种因果关系的陈述,它假定某些自变量会导致某些因变量的变化。
(2)然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在实验开始时对因变量(y )进行测试(即前测);
②引入自变量(x ),让它发挥作用或影响;
③在实验结束前再测量因变量(即后测);
④比较前测与后测的差异值就可以检验假设。如果没有差异,就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没有影响,从而推翻假设。如果有差异,则可证实原假设,即自变量对因变量有影响。
(3)为了排除其它因素的影响,通常将受试者分为两个组:实验组与控制组。这两个组是随
机选派的,它们的所有特征和条件都相同,只不过在实验中,实验组受到自变量的影响; 而控制组则未受到这种影响。分两个组进行实验的目的是要考察自变量X 引起的变化E 。因为即使不引入自变量,由于某些其它外部因素的影响,在一定时间后(几小时、几天或一年)后测的数值也肯定不会与前测的数值相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由u 表示。实验组所受的影响实际上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由于外部的因素,另一部分是由于新引入的自变量,即de=U+E。由于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构成是采取随机分派的原则进行的,因此实验组所受到的外部因素的影响与控制组所受的影响相等(即都等于u )。这样,实验组真正受到的自变量的影响E 应该为:E=de-U=de-dc
9. 简述社区工作的基础理论。
【答案】社区工作的基础理论主要有:
(1)社会分析和意识形态
①社会分析帮助社区工作者从理论上认识社区及整个社会。社会分析的理论主要来源于社会学与政治学。
②与社区工作直接有关的意识形态主要有:保守主义、多元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激进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与女权主义等。不同的意识形态对社区工作有不同的影响。
(2)社会变迁理论
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及人们的行为模式所发生的变化。社区是具体的社会,推动社会变迁、解决社区问题是社区发展的重要目标。社区工作本质上就是关于人和社会变迁的事情,它关注如何协助人们和服务提供者,使两者都能配合不断变迁的环境。
(3)社会运动的理论
社会运动的理论,主要以阐释社会运动的根源和发展的原因为主。基本上,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人角度:着重个体或群体心理状态的社会心理角度与着重社会状况和条件(包括种种社会矛盾)的结构角度。
10.老年个案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案】由于老年群体有着与其他群体不同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因此老年个案工作除了要遵循一般个案工作的方法与原则外,还有它自身独特的原则和要求。这些原则大致如下:
(1)从价值观上尊敬并接受老人。只有从观念上接纳并尊敬老人,相信他们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我们才会有信心去帮助老人改变的生存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他们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2)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能否与老年案主建立起相互信赖的关系,是老年个案工作能否得以进行下去的保证。只有那些与老人案主接触时,持不批判态度并给予案主积极支持的辅导员,才可望与案主建立信赖关系。
(3)有耐心、多鼓励。老年人有多种多样的性格类型,要求辅导员要有耐心,多鼓励案主,对于他们取得的任何一点改变都应及时地给予称赞,以促进他们自信心的建立。
(4)让老年案主自我选择、自我决定。我们不仅要相信老年案主有能力作出决定,而且应积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