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822农业经济学[专业学位]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822农业经济学[专业学位]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822农业经济学[专业学位]考研仿真模拟题(二) .. 12

201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822农业经济学[专业学位]考研仿真模拟题(三) .. 20

201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822农业经济学[专业学位]考研仿真模拟题(四) .. 31

201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822农业经济学[专业学位]考研仿真模拟题(五) .. 41

一、简答题

1. 传统农业中有哪些资源是稀缺的? 这些稀缺资源有什么样的特征?

【答案】(1)传统农业中的稀缺资源

①提供刺激的制度

增加农业生产的前提条件是建立一种适宜的宏观环境,使增加生产能够向农业生产决策者提供足够的刺激,如从基本的文化和心理状况到经济体制和经济活力。

②改进生产可能性的科学研究

农业生产的长期增产需要一项能够不断生产新的生产技术和要素组合体系的研究计划,必然要求投入大量资源用于各地区的适应性的分散研究和试验。

③使用新型和改进的投入物和生产设备

起初,新的作物品种、家畜良种、化学肥料、杀虫剂和除草剂可能是最重要的,随后则需要其他形式的生产投入。

④农业生产的服务机构

一旦有效地利用互补投入物,就必须要求一系列服务机构。

⑤帮助农民做出更好选择的教育工作

由于农业资源条件、过去的生产事件及现行管理方式的千差万别,对于各种新的选择不加区别地一揽子接受是很不明智的,农民的教育毛! 划必须以更灵活的形式、在较小的地理区域内分头实施。

(2)传统农业中稀缺资源的特性

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丰裕资源和稀缺资源并存,丰裕资源的边际生产率往往很低,因而增加农业产出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在于增加稀缺资源的供给。稀缺资源的一般性特征为:

①农民无法自行提供,大多数稀缺资源都必须社会性地供给,至少在分配这些资源时要有社会决策;

②许多稀缺投入物的需求与工业发展并无冲突;

③稀缺投入物的互补性要求供给方面的协调与配合;

④稀缺投入物的生产率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⑤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一定形式的稀缺资源可能己经大量充分地使用了,如果实际投入量超出了需求量,多余的部分短期收益很低,一旦其他投入物略有增加,就会获得特别显著的收益。

⑥农业发展中稀缺资源的特点,使得努力确定社会的边际生产率和成本收益率一般井不能提供真正有意义的信息;

⑦稀缺资源不可随心所欲地移动,虽然稀缺资源的固定性经常简化了分配时的决策手续,但

在做出是否生产或创造这些资源的决定时仍面临难题。

2. 试分析当代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

【答案】当代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有:

(1)政府对农业合作社的支持和保护在加强

农业合作社起到了稳定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作用。各国普遍重视和扶持本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政府的保护措施有:支持和制定专门的法律、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等。

乌拉圭回合以后,传统的农业保护政策措施在削减,各国政府对农业合作社实施了更多的优惠政策,通过农业合作社来落实农业保护政策,特别是“绿箱”政策。

(2)农业合作社的运行越来越注重效率的提高

竞争机制的引入和外部力量的介入使合作社的效率和竞争力大大提高。合作社对其社员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交易条件,通过严格的合同条款,明确交易责任,确保所交易的农产品符合加工和销售的需要; 合作社在内部成员不能满足其需要时一,开始和外部进行交易。

(3)农业合作社的专业化、横向与纵向一体化

在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出现了明显的横向一体化,规模大的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合作组织开始出现,而新产生的联合可能采取合作制也可能采取股份制。

农业合作社发展出现纵向一体化,即一开始的农业合作社可能主要在某一领域,随着合作社的发展与壮大,向前后其他领域发展,使得农业的产业链条不断延长,获利能力增强。

(4)农业合作社管理的专业化与现代化

当合作社经营规模扩大以后,社员作为合作社的管理者可能难以胜任,聘仟外部的企业家来管理成为很多合作社的选择,以提高合作社的决策效率。

3. 你认为中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中存在哪些问题? 如何加以完善?

【答案】(1)中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①产权障碍

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乡村干部自我经济利益和政绩的驱使以及人们法制观念的淡薄,农民的经营自主权经常遭到侵犯,某些乡村随意频繁调整农民的农地使用权,使得农民对农地使用权缺乏稳定感,在生产与投资上产生短期行为和掠夺经营现象。

②规模障碍

许多发达地区的大量劳动力己脱离农业而进入第三产业,农业实行规模经营己经具备了条件。然而由于法制滞后、土地市场发育不良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稳定的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还难以实现。

③产业与市场障碍

a. 农户在与农业产前、产后部门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b. 农户在市场交换中,相互处于无序、过度竞争状态

④管理障碍

很多家庭内部的经营管理基本上是家长制,家庭生产经营决策一般山家长做出,在利益分配上排斥利己主义,推崇重义轻利的利他主义,常常实行按需分配。这样家庭经营的管理水平主要取决于家长的管理水平,造成家庭经营的企业化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2)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稳定农业家庭承包经营,正确处理农地产权关系,在有条件的地区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形成

a. 国家农业法和农村十地承包法已经就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做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依法进行家庭承包经营将会使这一最重要的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

b. 在具备了实行规模经营的条件的地区,地方政府需要根据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地的政策法规,通过农地的依法流转,促进本地农业规模经营的形成。

②农业家庭承包经营组织化特别是产业关联程度的提升

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的社会化分工会越来越细,产业关联程度会越来越强,需要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合同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体化经营等多种形式加强农户的组织化特别是产业关联程度。

③提高农业家庭承包经营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各级政府应帮助农业专业大户和企业建立自己的账簿,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在此基础上开展科学的经营管理。完善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家庭承包经营能够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延续下来的关键因素。

4. 试分析农产品交易的市场环境条件、主客体特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影响。

【答案】(1)农产品交易的市场环境条件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

①农产品交易的市场设施条件

硬件设施越完备,交易越顺畅,农业龙头企业越容易在市场上购买到所需要的农产品。 ②农产品交易的法律法规条件

法律法规越完善,交易越顺畅,交易成本越低。要达到这些法律的要求,仅靠市场交易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经营组织形式的创新。

③农产品交易的其他环境条件

a. 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程度

加入WTO 后,企业及其战略在农业国际竞争当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农户必须通过某种形式的企业连接,提高组织化程度。

b. 国家对农业实行的保护政策,特别是国家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所实行的扶持政策

如果一个国家实施一系列的“绿箱”农业政策,就有利于公平市场竞争环境的形成。

c. 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以后,人们对农产品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水平提高以后,可能使农产品的差异性增大,使企业运用新技术对农产品进行更深更精的加工成为可能。

(2)农产品交易的主客体特性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