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882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流动
【答案】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由于社会关系空间与地理空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一般把人们在地理空间的流动也归于社会流动。从个人角度看,广义的社会流动是个人社会地位结构的改变。狭义的社会流动指人的职业地位的改变。
2. 社会角色
【答案】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方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构成了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①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②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 ③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 ④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3. 社会组织
【答案】社会组织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有特定的含义和构成要素。山于这些要素的排列与组合规则不同,使社会组织的类型也千差力别,形成了现代社会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对社会组织一般有两种理解:①广义的组织,即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 ②狭义的组织,即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一般由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
4. 性社会学
【答案】性社会学是社会学与性学的交叉学科,是社会学在性现象这个特殊领域中的运用。性社会学有两个研究角度:①探索人类种种性现象中所包含着的、所反映着的各种社会因素; ②研究人类性现象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作用和运行机制。性社会学的最基本命题是:人类的所有性行为,无论多么奇特和罕见,与人类的其他任何社会行为一样,并不是“生物本能”,而是人所处的社会使然。
5. 无讼(费孝通)
【答案】“无讼”一词源自孔子语:“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论语颜渊》意思是我审判案件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我的目标在于使人们不争讼。无讼现象是在古代中国很
有影向法律诉讼观念,甚至时至今日它还在广大的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着。简言之,就是说,人们在发生纠纷时不主张利用诉讼法律来解决问题,而是利用传统的伦理道德等观念来调节协调。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说过,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加以改革,单是推行法律和法庭,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己先发生了。
二、简答题
6. 社会运动的后果和影响有哪些? 怎样分析这些后果和影响?
【答案】(1)社会运动的后果和影响
①社会运动一般都有比较明确的诉求,但其影响和后果却常常超出预期之外。可以将社会运动的影响区分为:
a. 期然性后果,是指有意识追求的,从而在意料之中的后果;
b. 非期然性后果,是指并未有意识去追求的,从而是超出意料之外的后果。社会运动既可以对外部产生影响,也可以对内部产生影响。
将这两个方一面组合起来,可将社会运动的影响划分为四个方面:期然性外部影响; 非期然性外部影响; 期然性内部影响; 非期然性内部影响。
②关于社会运动影响的其他观点
a. 程序性影响,即一个运动在进入有关当局的决策过程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b. 结构性影响,即一个运动在改变有关当局的政治、法律或其他制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c. 敏感度影响,即一个运动在改变有关当局和民众的价值、认知及态度,从而提高他们对该运动所关注的问题的敏感度方面所造成的影响;
d. 实质性影响,即该运动在达到其具体目标和要求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③在社会运动多种可能的影响中,最受关注的是其对政治和政策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任何社会运动都或多或少地具有政治性,都会对国家和政府造成影响,因此社会学家最关注社会运动对政治的影响。
④社会运动的影响并不限于国家政治和公共政策方面,它对社会价值观念和文化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社会运动可以改变人们对集体抗争的观念和心态,从而影响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的态度和方式; 可以改变运动积极分子本身的心理和行为,使他们变得更加合群或更加孤僻,等等。
(2)分析社会运动的后果和影响
①衡量社会运动的后果和影响
a. 看社会运动所追求的实质性诉求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满足;
b. 看社会运动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决策程序或过程;
c. 看社会运动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
②不同社会运动的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a. 社会运动的内部因素是造成社会运动的影响存在差异的一个因素,包括该运动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及行动策略。社会学家甘姆森认为科层化程度越高、权力越集中、内部越团结的团体越容易取得成功。也有学者指出,运动的效果及影响与运动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行动策略没有关系。
b. 造成社会运动的影响存在差异的另一个因素是社会运动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公共舆论。普通公众虽然未直接参与社会运动,但作为第三方,他们的态度对一个社会运动的挑战和应战双方都有非常强烈的影响。二是政治体制,不同政治体制对社会运动的控制倾向和能力是不同的。政治体制的控制倾向和能力,对社会运动产生其影响来说,既可能是一种阻力,也可能是一种助力,但两者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7. 社会角色的类型是怎样划分的?
【答案】社会角色划分的主要类型包括:
(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根据获得角色的方式划分)
①先赋角色,又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先赋角色是个人后天社会行为的基础,无法随意更改。
②自致角色,又称成就角色或自获角色,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2)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根据社会角色规范化的程度划分)
①规定性角色,是指有比较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色,即对此种角色的权利与义务、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都有明确规定。人们在充当这类角色时,其行为要受到较大的限制。
②开放性角色,是指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这类角色的承担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而从事活动。人们在扮演这类角色时,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3)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根据社会角色追求的目标划分)①功利性角色,是指那些以追求效益和实际利益为日标的社会角色,这种角色行为的价值就在于实际利益的获得。功利性角色在社会上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实现效率日标。
②表现性角色,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日的的社会角色。表现性角色在一个社会中所起的主要是表现社会公平、社会正义的作用。
(4)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根据人们承担社会角色时的心理状态划分)
①自觉的角色,是指人们在承担某种角色时,明确意识到了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义务,意识到了周围的人都是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观众,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
一般来说,在以下社会情境中,人们会扮演自觉的角色:
a. 一个人刚刚充当某一角色的时候;
b. 在他人在场或他人对此角色提出了明确要求的时候;
c. 特定的环境与任务。
②不自觉的角色,指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当这一角色,而只是按习惯性行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