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原理(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自我管理团队
【答案】(1)自我管理型团队的定义
自我管理型团队又称自我指导团队,一般由5到30名员工组成,这些员工拥有不同的技能,轮换工作,生产整个产品或提供整个服务,接管管理的任务,比如工作和假期安排、订购原材料、雇佣新成员等。到目前为止,数以百计的美国和加拿大公司都曾经设立过自我管理型团。自我管理型团队是工作团队的一种,保留了工作团队的基本性质,但运行模式方面增加了自我管理、自我负责、自我领导的特征。
(2)自我管理型团队的特征
①目标性; ②技能性; ③依赖性; ④自我管理性; ⑤自我学习性; ⑥自我领导性; ⑦自我负责性:⑧良好的沟通性。
2. 激励
【答案】激励(motivation 主要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通常是和动机连在一起的。美国管理学家罗宾斯把动机定义为个体通过高水平的努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愿望,而这种努力又能满足个体的某些需要。一般而言,动机是指为满足某种需要而产生并维持行动,以达到目的的内部驱动力。包含三个关键要素:努力、组织目标和需要。
3. 资金利润率
【答案】资金利润率是指企业在某个经营时期的净利润与该期占用的全部资金之比,它是衡量企业资金利用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反映了企业是否从全部投入资金的利用中实现了足够的净利润。同销售利润率一样,资金利润率也要同其他经营单位和其他年度的情况进行比较。一般来说,要为企业的资金利润率规定一个最低的标准。同样一笔资金,投入到企业营运后的净利润收入,至少不应低于其他投资形式(比如购买短期或长期债券)的收入。
4. 人际技能
【答案】人际技能是指成功地和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包括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和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人际技能与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并成为三大管理技能,是管理者需要掌握的三种基本技能,也是最重要的三种管理技能。人际技能对于所有层次的管理者的重要性大体相同。
人际技能是管理者与他人一起工作和作为一名小组成员而有效工作的能力. 具体表现为管理者与他人的关系,其中包括激励、帮助、协调、领导、沟通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5. 组织文化
【答案】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主要特征包括超个体的独立性、相对稳定性、融合继承性和发展性。
6. 沟通
【答案】(1)沟通的定义沟通是指信息的传递与理解,即人与人之间传递思想和交流情报、信息的过程。沟通的目的是激励或者影响人的行为。
(2)沟通过程包括的四个要素
①信息源,又称为信息沟通的发送者,是指沟通过程中信息的主动发送者。
②信息内容,即沟通的内容,组织中沟通的信息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它既包括正式沟通中的内容,也包括非正式沟通中的内容; 既包括书面的内容,也包括口头的内容。
③信息的接受者,即沟通过程中处于被动地接受信息的一方。在沟通的不断循环过程中,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接受者的身份会不断改变,特别是在双向沟通中。
④沟通渠道,即信息交流的通道。不同沟通渠道的沟通效率是不一样的。
(3)沟通的意义
①沟通是协调各个体、各要素,使企业成为一个整体的凝聚剂;
②沟通是领导者激励下属,实现领导职能的基本途径;
③沟通是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联系的桥梁。
二、简答题
7. 知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但是企业中的一些员工却不愿意与别人共享自己所拥有的信息和知识。请利用管理学理论,说明如何在企业内部实现知识的共享?
【答案】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对企业现有的客户知识、产品知识、行业知识以及组织内部知识等各种有利于企业经营决策的信息,进行系统地管理,将员工脑子里的无形知识转变成有形知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口头经验转化为书面知识,经过知识的共享、整理、传播和复用使企业运行过程中,需要恰当知识的员工能够及时获得,从而为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创造利润,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经营管理模式。实现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为了有效的实现知识的共享,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1)用中介模式突破知识鸿沟。许多企业实施知识管理采用的是一种发布模式,这种模式的典型流程就是,由某一个人负责向员工搜集信息,加以组织后,再宣传这些信息的可用性,然后就坐视后续发展。事实证明,即使设计再完美的发布模式,也很难把员工的宝贵知识挖掘出来。既然员工都对知识有强烈的控制欲望,那么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与其向员工“索取”知识,不如让其由员工自己控制,而让人们了解哪些员工拥有哪些知识,从而去创造分享机会,变“知识发布”为“知识中介”。“中介模式”的挑战在于如何联络应该联络的人,现代的信息技术己经让这些都成为可能。
(2)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监控成为可能,这为“中介模式”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目前,随着各种监视软件的上市,企业对于员工网络以及电子邮件使用的监控己经成为普遍现象。可以借鉴这类软件的一些功能应用于知识管理。通过技术上的处理,建立这样一种知识管理系统。这一系统可以在不需人为干预的情况下,不断检查公司内部往来的电子邮件、网络文件夹等电子信息,找出共同的信息线索,了解谁可能知道什么事情。当有人需要此类信息的时候,这个系统会私下咨询拥有该信息的人是否愿意分享。这让拥有知识者有机会直接联系寻求知识者,或秘密地拒绝联系。
(3)建立有利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建立一个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对十推行成功的知识管理来说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健全制度文化,由上至下推动知识共享。首先,作为高级管理层,要身先士卒,通过表率管理,使企业的价值观从观念形态转变为可以感觉的现实。企业的老总们坦诚交换自己的“秘密武器”,就能激发员工们共享知识的热情。其次,促使企业结构扁平化、形成平等畅通的互动渠道。知识共享要求弱化参与者的等级观念,简单的层次结构使员工可以平等自由地传播和反馈知识,形成开放型、学习型的组织。最后,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特别是用人和奖惩制度,建立激励知识共享机制。知识共享很难自然而然地产生,只有当人们意识到和感受到贡献自己的才能所得比知识囤积和隐藏所得来得多时,知识共享才能较顺利地进行。
②完善内部知识网络,营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环境。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知识网络应该使员工能够轻松地进入知识数据库,自由地利用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栏、电子论坛和技术图书馆,获取对业务活动有价值的信息,及时提供自己的感想和经验体会,并与其他人员自如交流。知识共享不仅需要企业拥有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还要求企业以个人为基础,重视以人为本的观念,建立各种文化团体或非正式组织。
③培植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形成自然而然的共享行为。培育共享的价值观和团队精神。在公司内广泛宣传,共享可以使交流者的共赢,包括员工个体和公司整体。人具有创造知识的无穷能力,而知识不同于传统的资产,只有在共享时,才会不断地增长,知识被越多的人共享,知识的拥有者就能获得越大的收益。
8. 如何有效的管理创新?
【答案】有效的管理创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理解和扮演“管理者”的角色
管理人员往往是保守的。他们往往以为组织雇用自己的目的是维持组织的运行,因此自己的职责首先是保证预先制定的规则的执行和计划的实现,“系统的活动不偏离计划的要求”便是优秀管理的象征。因此,他们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现有规章制度的守护神的角色。为了减少系统运行中的风险,他们往往对创新尝试中的失败吹毛求疵,随意惩罚在创新尝试中遭到失败的人,这样显然是不行的。管理人员必须自觉地带头创新,并努力为组织成员提供和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积极鼓励、支持、引导组织成员进行创新。
(2)创造促进创新的组织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