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烟台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342农业知识综合四之《管理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判断题
1. 根据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对于成熟度高的下属应该采取低工作低关系。( )
【答案】正确
【解析】根据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当下属成熟时,由于下属既有能力又愿意承担工作、担负责任,因此领导者可以只给下属明确目标、提出要求,由下属自我管理,此时可采用低工作低关系的行为,即授权式领导方式。
二、名词解释题
2. 人际技能
【答案】人际技能是指成功地和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包括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和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人际技能与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并成为三大管理技能,是管理者需要掌握的三种基本技能,也是最重要的三种管理技能。人际技能对于所有层次的管理者的重要性大体相同。
人际技能是管理者与他人一起工作和作为一名小组成员而有效工作的能力. 具体表现为管理者与他人的关系,其中包括激励、帮助、协调、领导、沟通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3. 负债比率
【答案】负债比率,是企业总负债与总资产之比。它反映企业所有者提供的资金与外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的比率关系。一般来说,在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债务比率可以很高。确定合理的债务比率是企业成功地举债经营的关键。
4. 正式群体
【答案】(1)正式群体的定义
正式群体(Formal Group )是指有明文规定的、由一定社会组织认可和组织结构确定的、有明确的组织目标、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
(2)正式群体的特点
①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其基本职能是完成组织任务;
②是按组织的章程和组织规程建立起来的,列入组织的正式机构的序列之中;
③其成员有明确的编制,其领导者有正式的职务头衔,由组织赋予明确的职权与职责;
④是建立在组织效率逻辑和成本逻辑的基础之上的,是按照组织的规程行事的。
(3)正式群体的类型
①命令型群体。命令型群体是指直接对某主管负责、向某主管报告工作的下属同其主管之间
构成的群体。
②任务型群体。任务型群体是指为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或课题而在一起工作的群体。它也是由组织结构决定的,由来自组织各个部门、各个层次的人员组成。
5. 目标效价
【答案】目标效价又称目标价值,是指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将要达到的目标的效用价值的估价,即对组织所提供的诱因或报酬的全部预期价值的主观估计,衡量其价值大小的依据是这些诱因或报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个人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的期望理论认为,人总是期望满足一定的需要和达到一定的目标,目标本身对于激发人的动机具有一定的影响,而激发力量的大小又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目标效价,一是期望值,即这两个因素的乘积。其表达式为:激发力量一目标效价x 期望值。
6. 动机
【答案】动机是指激励人去行动的主观原因,经常以愿望、兴趣、理想等形式表现出来。它是个人发动和维持其行为,使其导向某一目标的一种心理状态。产生动机的原因有以下两个:①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②刺激,包括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
三、论述题
7. 论组织中正式沟通的渠道与网络问题。
【答案】组织内部的沟通渠道,可以分为正式沟通渠道与非正式沟通渠道。正式沟通渠道,由组织结构或层次系统构成,它适合于在组织系统内,依据组织规定的原则进行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关于组织中沟通的渠道与网络问题的内容具体如下:
(1)正式沟通渠道与网络的类别
①链式沟通。这是一个串状网络,其中居于两端的个体只能与内侧的一个个体相互联系,居于中间的个体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个体沟通信息。在一个组织系统中,它相当于纵向沟通网络,按照层级逐渐传递。信息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进行传递。
②环式沟通。此形态可以看成是链式的一个封闭式控制结构,表示多个个体之间依次联络和沟通。其中,每个个体都可同时与两侧的个体沟通信息。
③Y 式沟通。这是一个纵向沟通网络,其中,只有一个个体位于沟通渠道的中心,成为沟通的媒介。在组织中,这一网络大体相当于组织领导、秘书班子再到下级主管人员或一般成员之间的纵向关系。
④轮式沟通。它属于控制型网络,其中,只有一个个体是各种信息的汇集点与传递中心。在组织中,大体相当于一个主管直接管理几个部门的权威控制系统。
⑤全通道式沟通。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网络系统,其中,任意两个个体之间都有沟通联系,彼此相互了解。此网络中,组织的集中化程度及主管人的预测程度均较低。
(2)正是沟通渠道与网络的适用性
上述各种沟通渠道和网络,各有优缺点。如果管理者注重解决问题的速度,那么使用轮式和全通道式沟通是最好的; 如果注重信息传递的精确度,那么链式、Y 式和轮式沟通是最好的; 如果注重领导者的权威,则需要用轮式沟通模式; 如果注重通过信息沟通来增加组织成员的满足感,则最好使用环式和全通道式沟通。
(3)正式沟违渠道与网络的优缺点
①优点:正式沟通带有强制性,比较规范,约束力强,沟通效果较好。
②缺点:传播线路固定、呆板,沟通速度较慢; 中间环节较多,信息容易衰减; 对人员素质的要求较高。
8. 彼得·德鲁克认为:“在一个现代的组织里,如果一个知识工作者能够凭借其职位和知识,对该组织负有贡献的责任,因而能够实质地影响该组织的经营能力及达成的成果,那么他就是一位管理者。”根据德鲁克上述观点简洁分析下列论点:
(1)为什么说经理人都是管理者?
(2)你认为有效管理者的最重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1)经理人都是管理者,这种说法正确。具体原因如下:
①管理者是对从事管理活动的人的总称,是对从事并负责对组织内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有关人员的总称。
②经理人是专门从事企业高层管理的中坚人才。职责定位是以其良好的职业境界、道德修养、专业管理能力,合理利用企业的资源,帮助企业获取最大的利润,从而把企业不断推向前进。
③经理人肯定都是管理者。经理人只有行使了管理者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方面的职能之后,才能组织和协调企业的各方面资源,把企业不断推向前进。
(2)有效的管理者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能够做出有效的决策。管理工作的实质就是运用自己的权力和知识,为整个企业的经营运转作出重大的决策。有效的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认清问题的性质。对常见问题,通过决策来制定一个规章或原则予以解决; 对偶发性的、特殊的例外事件,只能根据具体情况作特殊处理。
②明确所要解决问题的具体规范,即确定“边界条件”。对“边界条件”阐述得越准确、越清楚,决策的效果就会越好,取得预期效果的可能性就会越大。“边界条件”的确定不能仅仅依靠事实,还要依靠决策人对事实的分析。
③认真思考能够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考虑妥协、让步、改动等一系列事项,以期决策能被接受。
④在决策时应考虑可行的执行方法。如具体步骤、所落实的具体个人以及具体期限。
⑤在执行决策、收集反馈以检验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时,与事件正常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区别开来。最好的决策,也有可能是错误的; 最有效的决策,最终也会过时。因此,有效的管理者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能快速准确地进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