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西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801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 摘要
一、论述题
1. 垄断是怎样形成的? 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如何? 垄断条件下存在哪些方面的竞争?
【答案】(1)垄断的形成
垄断是指一种商品的产销量完全由一个厂商所控制的市场结构。在垄断市场上,这种商品没有一种现成的替代品,商品的价格完全由垄断者决定,垄断者可以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选择最有利的价格和产量。
形成垄断的原因是:
①关键性资源为一家企业所拥有,或者说,一个企业控制了某种产品生产基本要素的全部供给。
②政府给予一个人或一个企业排他性生产某种产品的权利。专利和版权法是法律保护下的完全垄断的典型例证。
③自然垄断。在某些公共事业中,如果一家企业的生产成本比两家以上的大量生产者的生产成本更低廉,就形成了自然垄断。
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2)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垄断和市场竞争的关系可以简要地概括成:垄断产生于市场竞争,但它没有消灭竞争,并与竞争并存。两者的关系具体来讲:
①垄断产生于竞争
垄断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的最本质的经济特征。市场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造成生产集中; 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造成垄断; 当垄断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时,市场竞争的资本主义就发展为垄断的资本主义。
②垄断没有消除竞争
垄断是在市场竞争的基础上作为竞争的对立物而产生的,但垄断并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存在竞争的主要原因:垄断没有消除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 不存在由一个垄断组织囊括一切部门、一切企业的绝对垄断。社会经济活动中仍存在大量的非垄断企业,它们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3)垄断条件下的竞争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基本形式分为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和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 ①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
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之间的竟争,是指垄断性企业与部门内部及外部非垄断的中小企业之间发生的竟争关系。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除了占统治地位的垄断资本以外,还存在着大量非垄
断中小企业,这就在客观上造成了相互之间的竞争关系。在这种竞争关系中,垄断大企业总是力图排挤、掠夺或控制中小企业。
②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
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主要在以下两个领域中展开:一是同一部门内部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 一是不同部门之间垄断企业的竞争。
第一,同一部门内部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首先,同一部门内部垄断企业之间竞争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在垄断企业进行价格协调的同时,可能继续进行公开的或隐蔽的价格竞争。任何垄断性的勾结定价都是若干大企业激烈竞争中所达成的暂时妥协。一旦寡头垄断形成,参与寡头垄断的大企业又会产生新的竞争动机,以扩大自身的销售份额,获得更多的利润。
其次,表现为垄断企业之间还进行着广泛的非价格竞争和市场外竞争。非价格竞争通常和寡头垄断勾结定价结合在一起,把垄断企业的竞争纳入较安全的轨道,因而成为寡头垄断企业竞争的主要形式。非价格竞争主要包括促销竞争、产品质量竞争、服务方面的竞争等。市场外的竞争主要是垄断企业在市场外进行争夺原料、技术专利、熟练工人、专业人员、运输条件和优惠信贷等竞争。此外,通过改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以降低成本,也是垄断部门内大企业之间的一种竞争手段。
第二,不同部门之间垄断企业的竞争。
不同部门之间垄断企业的竞争,主要是指不同部门的垄断企业由于商业关系和投资关系而在相关和非相关部门发生竞争。在不同部门之间,垄断企业的竞争主要发生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垄断企业在相关垄断部门之间的竞争。当垄断部门具有某种纵向经济联系时,它们之间便会形成双边垄断的竞争关系,实际产品价格则决定于两部门垄断企业实力的对比。
二是垄断企业在其所属垄断部门内的竞争。垄断企业积累的高额利润需要在部门外寻求投资出路。在垄断部门占统治地位的大企业,往往在许多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的竞争性部门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2. 试论虚拟资本的形成及其对商品经济的影响。
【答案】虚拟资本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虚拟资本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信用形式上的虚拟资本,主要有期票、汇票、银行券、纸币、国家债券、各种证券抵押贷款等,同一笔货币被反复使用便产生虚拟资本; 另一种是收入资本化形式上产生的虚拟资本,主要由股票、债券构成,以资本所有权证书的形式进入流通,同一张所有权证书或债权凭证反复交易就形成纯粹的虚拟资本。
(1)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发展的结果
①货币的虚拟化是虚拟资本产生的前提。纸币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符号,其价值已经不再具有实际价值的物品的保障,而只是一纸信用凭证。货币符号表明的价值一也是不断变动的,有自己的独立运动规律。这表明货币本身也在逐渐虚拟化。在高度发达的信用制度基础上逐步发展的货币虚拟化是虚拟资本产生的前提。
②借贷资本信用关系是虚拟资本产生的根据。借贷资本是通过资本使用权的有偿转让,凭借资本所有权来获取定期收入的。利息是资本所有权的果实,借贷资本成为独立的收入来源,任何源于资本所有权的确定性收入,都可以视为利息,并且把收入资本化,自然地,股票、债权等一切资本所有权证书,虽然只是现实资本的纸制副本,但可以借此获得定期收入,并且可以在证券市场自由买卖,实现价值增殖,也逐渐视为可以独立地获取收入,成为具有不同于现实资本存在形式的虚拟资本。
③社会信用制度的逐步完善是虚拟资本产生的基础。股票、债券对购买者而言是一种投资行为,是存在风险的。证券交易市场的出现使得股票、债券持有人不仅可以凭借资本所有权定期获得收入,也可以在证券市场上进行交易,规避风险,减少亏损以及获得更多的收益。股票、债券等基于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用关系,又摆脱这种关系而呈现出相对独立的运动规律,甚至成为另一种独立收入的源泉,虚拟资本最终得以形成。
(2)虚拟资本对商品经济的影响
①虚拟资本的存在和发展使经济发展中的资本约束被缓解。银行信用虽然可以把闲置的货币资本集中起来供给需要货币资本的商品生产经营者使用,因而具有“资本创造”的功能。
②虚拟资本导致财富虚拟化,加快了整个经济的虚拟化进程。随着股票、债券及其他衍生证券交易规模的扩大及盈利水平的变动,围绕着证券交易展开的各种经济活动也在不断扩张,有越来越多的收入被资本化,按虚拟资本的特殊运动方式来运动。
3. 试论述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模式、目标与手段。
【答案】(1)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模式
社会主义经济在实践中曾经形成多种宏观调控模式,其中影响范围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是高度集中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这种宏观调控模式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模式,则应该是既能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导向性作用,实现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①促进经济增长,是指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历史和现实的状况都表明,经济落后就会被动,就会受制于人。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②增加就业,是指尽可能消除非自愿失业,使每个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的劳动者都能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是我国长期的突出矛盾,经济体制转型和结构调整都会使这种矛盾显得什分突出,所以通过宏观调控,尽可能地增加就业,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
③物价稳定,是指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绝对稳定既不利于经济发展,也不可能真正实现。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即将物价变动保持在经济顺畅运行所允许而居民又能承受的范围内。既不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也不发生严重的通货紧缩,是国民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