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859计算机网络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的哪项是SNMP 的正确描述?( )
A.SNMP 很少在新安装设备上使用
B.SNMP 是一个TCP/IP标准
C.SNMP 是一个如MIB —样的概念
D.SNMP 是大流量网络的最佳选择
【答案】B
【解析】SNMP 是“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是一系列协议组合规范,它们提供了一种从网络上的设备中收集网络管理信息的方法。SNMP 被设计成与协议无关,所以它可以在IP 、IPX 、AppleTalk 、OSI 以及其他用到的传输协议上被使用。
2. HTTP 协议定义的是( )之间的通信。
A. 邮件服务器
B. 邮件客户和邮件服务器
C.Web 客户和Web 服务器
D.Web 服务器
【答案】C
【解析】HTTP 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 超文本传输协议)是用于从www 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送协议。它可以使浏览器工作更加高效,使网络传输减少。它不仅保证了计算机能正确快速地传输超文本文档,还能够确定传输文档中的哪一部分以及首先显示的内容等。即该协议定义的是Web 客户端和Web 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3. 在HDLC 协议中,( )的功能是轮询和选择。
A.I 帧
B.S 帧
C.U 帧
D.A 和B
【答案】B
【解析】(1)信息帧用于传送有效信息或数据,通常简称I 帧;
(2)监控帧用于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通常简称S 帧;
(3)无编号帧因其控制字段中不包含编号N (S )和N (R )而得名,简称U 帧。U 帧用于提供链路的建立、拆除以及多种控制功能,但是当要求提供不可靠的无连接服务时,它有时也可以承载数据。
4. 在0SI 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
A. 数据链路层
B. 传输层
C. 会话层
D. 应用层
【答案】B
【解析】概念区分:
(1)点到点:这里的“点”是指通信子网中的节点,可以是主机,也可以是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因为从源主机到目标主机中间可能经过多个路由器和交换机,所以每时每刻都是微观的,即只需关注当前节点到下个节点,而不是宏观的源节点到终节点。在0SI 参考模型的七层结构中,下面三层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都属于点对点的服务。
(2)端到端:这里的“端”是指端口号,任何一个应用进程都会对应一个端口号,所以端到端的服务又被称为进程到进程的服务(有些教材也称为应用到应用的服务)。从宏观的角度看,端到端是由一段一段的点到点通信构成的。在OSI 参考模型中的七层结构中,上面四层包括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都属于端到端的服务。综上,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传输层。
5. 下列关于不同类型网络说法错误的是( )。
A. 主干网络一般是分布式的,具有分布式网络的特点
B. 本地接入网一般是集中式的,具有集中式网络的特点
C. 广播式网络工作在网络层
D. 分组交换网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以通信子网为中心
【答案】C
【解析】广播式网络是属于共享广播信道,不存在路由选择问题,所以不需网络层。
6. 以太网交换机进行转发决策时使用的PDU 地址是( )。
A. 目的物理地址
B. 目的IP 地址
C. 源物理地址
D. 源IP 地址
【答案】A
【解析】以太网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所以进行转发决策时使用的是目的物理地址,即MAC 地址。
7. 在0SI 参考模型中,第n 层与它之上的第n+1层的关系是( )。
A. 第n 层为第n+1层提供服务
B. 第n+1层为从第n 层接收的报文添加一个报头
C. 第n 层使用第n+1提供的服务
D. 第n 层和第n+1层相互没有影响
【答案】A
【解析】在OSI 参考模型中,只能是相邻的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上一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就是下一层的服务数据单元。
8. 下列关于TCP 协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TCP 是一个点到点的通信协议
B.TCP 提供了无连接的可靠数据传输
C.TCP 将来自上层的字节流组织成数据报,然后交给IP 协议
D.TCP 将收到的报文段组成字节流交给上层
【答案】D
【解析】A 项,IP 协议才是点到点的通信协议,TCP 是进程到进程的通信协议。B 项,TCP 提供有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C 项,数据报是IP 协议的数据传输单元。D 项,TCP 协议在网络层IP 协议的基础上,向应用层提供可靠、全双工的端到端的数据流传输。TCP 协议通过可靠的传输连接将收到的报文段组织成字节流,然后交给上层的应用进程,这就为应用进程提供了有序、无差错、不重复和无报文丢失的流传输服务。
9. 与数据报服务相比,虚电路服务( )。
A. 能保证分组的顺序到达
B. 在传输数据前,收/发端需建立电路连接
C. 传输效率高
D. 每个分组必须携带完整的目的地址
【答案】A
【解析】由于虚电路中所有分组经过相同的路由到达目的节点,所以能保证分组的顺序到达,A 项正确。虚电路采用分组交换技术,收/发端无需建立电路连接,B 项错。由于虚电路在建立连接时要增加额外开销,所以虚电路的传输效率未必比数据报高,C 项错。虚电路仅在建立连接时需要完整的目的地址,后继分组沿着已建立的虚电路到达目的主机,而无需进行路由选择,因此,后继分组无须有完整的目的地址,D 项错。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