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619新闻传播史论之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20世纪20-90年代广播的发展情况。

【答案】1920年11月2日,美国西屋电器公司在匹兹堡建立了KDKA 电台,成为美国第一家、也是世界上第一家正式办理了执照的广播电台。由此,从1920年,无线电广播事业的开始萌芽。

(1)20世纪30-40年代为广播的发展时期。

这期间技术上调频广播的发明,政治上二战各交战国开展宣传攻势,促进广播的发展。1935年安蒂文·H ·阿姆斯唐发明调频广播以后,调频电台开始出现。这种广播方式具有噪音小、音质好,以及抗干扰力强等优点,可以有效地改善广播的收听效果。

(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外广播得到很大的发展。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迫近,无线电广播传送新闻的功能日益突出。各国对广播各加重视,有27个国家开办对外广播,广大公众也把广播作为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

(3)二战后,大批新独立国家纷纷兴办广播,为巩固民族独立、发展经济文化服务进行对外广播的国家增加到55个。发达国家和拉美地区的广播事业继续发展,一方面向城乡各个角落普及,另一方面电台设置日趋专门化。

(4)从技术上看,70年代以后调频广播电台广泛兴起。

(5)80年代以后卫星传送技术逐步推广。

(6)90年代以后数字音频广播开始勃兴,接收设备不断优化、袖珍化、多样化,广播传送的质量、效率、距离都有了空前的进步。

2. 简略叙述意大利法西斯新闻体制建立的步骤。

【答案】意大利法西斯新闻体制建立的步骤如下:

(1)在新闻事业中,新政府颁布了新闻法,限制和打击反对派报纸。依据此法,意大利全国的报纸被命令予以合并,规定一个地区只能有一家报纸。通过“合并”方式,法西斯政府消灭了不少反对派报纸,达到了言论的一致。1924年7月,墨索里尼政府规定,新创报刊必须经法院检察核准,而且必须经当地行政长官同意力一可创办,从而把管控各地新闻传媒的大权掌握在了法西斯官员手中。

(2)1925年,墨索里尼公布《新闻记者登记法》,同时组织全国性的记者工会和报纸发行人协会,在意大利彻底实行新闻事业的法西斯化体制。

(3)法西斯政府最高新闻管理机构是内政部新闻管理处,该处后被分出,升格成立为新闻宣传部,由墨索里尼的女婿希阿诺担任部长。该部逐日对各报用口头、文字或电话的方式颁发指示,

这些指示大至新闻政策,小至具体的新闻标题、记叙内容,一应俱有,详细周全。

(4)对于外国报刊、电台、通讯社驻意大利的记者,墨索里尼政府也采取了强硬的控制措施。1924年以后,意大利政府对外籍新闻记者的新闻稿件也进行新闻检查,凡批评墨索里尼或对其政府表示不友好的电讯及消息均不得拍发国外。

这样,意大利法西斯政权通过对国内外新闻事业的控制,在世界上最早建立起了法西斯新闻体制。

3. 简述资产阶级革命后,各国报业均经历了一个政党报刊为主的时期的原因,并说明政党报刊的共同特点。

【答案】(1)资产阶级革命后,各国报业无论发展快慢,均经历了一个政党报刊为主的时期。其原因是:

①随着议会民主和多党政治体制的确立,不同党派纷纷创办或控制报刊,作为政治斗争工具,宣传政见,争取舆论,甚至党同伐异,激烈论战。

②经济上因报价贵、发行量少,没有广告收入,只好依赖执政的或在野的政党。

(2)这些政党报刊的共同特点是:

①政治上有明显的倾向性;

②内容上侧重于时政新闻和言论;

③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和上层人十;

从政党报刊的特点看,它们是政论报刊的发展。

4. 澳大利亚目前有哪几家重要的广播电视公司和电视网?

【答案】澳大利亚目前重要的广播电视公司和电视网

(1)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 )

这是国有公营的广播电视机构,1983年7月1日取代过去的澳大利亚广播委员会而成立,总部在悉尼。ABC 办有一套向全国播出的电视节目; 五套广播节目。ABC 的最高机构为经营委员会,其成员包括总经理、公司职员代表、社会各界人士,由澳大利亚总督任命,设主席和副主席。总经理主持公司日常事务,公司的经费主要依靠政府拨款。

(2)特别广播机构(SBS )

这是根据广播法设立的用多种语言为少数民族服务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对全国播送一套电视节目和一套广播节目,其中有一半时间用的是英语以外的其他语种。澳大利亚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和80多种语言的国家,SBS 的设立满足了广大非英语受众的需求。

(3)商业广播电视网

澳大利亚商业广播电视多是以地区为服务对象的地方电台和地方电视台。至20世纪末,各大城市的电视频道连接成网,形成的重要的全国性的广播电视网有:①第七频道电视网; ②第九频道电视网; ③第十频道电视网。

5. 简略叙述德国法西斯新闻体制建立的步骤。

【答案】德国法西斯新闻体制建立的步骤如下:

(1)1933年2月20日“国会纵火案”以后,希特勒借此将51家共产党报刊停业,把社会民主党的130多家报纸也同时封闭。2月28日,希特勒通过兴登堡总统发布命令,宣称“为了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宪法规定的新闻自由暂时中止。”从而取消了《魏玛宪法》规定的新闻和言论自由,肆无忌惮地施行法西斯的“舆论一律”。

(2)1935年3月,纳粹政府成立了国家宣传部,由戈培尔担任部长,专门负责管制全国报刊电台的言论及新闻报道,并负责国社党的整体宣传工作。9月,依据德国《国家文化学院法》创设“国家新闻学院’夕,负责严格控制全家的新闻事业。

(3)1933年10月4日,德国颁布了《新闻记者登记法》。至1934年,德国的报刊从1930年的4703家降至1200家,它们大部分都是表示效忠希特勒政府的新闻事业机构。至此,希特勒完成了对德国境内报纸杂志的全面掌控。

(4)1933年,具有悠久历史的德国沃尔夫通讯社被勒令停止供稿,由政府接管。法西斯政府将该通讯社和成立于1915年的“海通社”合并,改组为国家直接经营控制的“德国通讯社”,成为希特勒政权统一进行对外宣传的喉舌。至此,在新闻通讯社方面,纳粹也完成了自己的统制步骤。

(5)德国的广播事业原来是商业化的私营制。在1933年国社党执政后,广播事业也全部为国家宣传部所控制。同年,德国开始以英语、德语等多种语种对外进行国际宣传广播。整个二战中,广播始终是戈培尔之流进行法西斯宣传工作的主要工具。

6. 苏联第一部新闻法是何时诞生的? 新闻法实施后,苏联的新闻体制有哪些变化? 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戈尔巴乔夫上台不久,新闻界就呼吁,把新闻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1)苏联第一部新闻法诞生时间

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酝酿,苏联第一部新闻法于1990年6月正式通过,1990年8月开始生效。

(2)新闻法实施后,苏联的新闻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新闻法的实施表明苏联的新闻体制与列宁、斯大林时代已相去甚远。具体表现在:

①取消了新闻审查制度

新闻法第一章第2条规定:“根据苏联宪法保障公民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这意味着公民享有以任何形式,包括通过报刊和其他舆论工具发表意见和见解以及寻找、选择、获得和传播信息的权利’夕,并明确规定“舆论不受检查”。

②规定各种组织或公民个人都有权办报

新闻法第二章第7条规定“:创办舆论工具的权利属于人民代表苏维埃和其他国家机构、政党、社会组织、群众运动、创作协会,属于根据法律创建的合作社、宗教团体和其他团体,属于劳动集体以及年满18周岁的苏联公民”。还规定,“不允许垄断任何一种舆论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