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天津中医药大学汉语国际教育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语言学纲要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填空题

1.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北京语言学界诞生了二部重要的汉语语法学著,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中国现代语法》; 《中国语法理论》; 《中国文法要略》

【解析】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北京语言学界产生了三部重要的汉语语法学著作,分别是王力

先生的代语法》(1943). 《中国语法理论》(1944)和吕叔湘先生的《中国文法要略》(1942)。

2.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表现在两个方面,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与意义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关系,这是语言符号的______性,语言符号不占有空间,以符号序列依次出现,这是语言符号的______性。

【答案】任意; 线条

【解析】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作为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提出,这两个性质和语言符号的系统性密切相关。

3. 索绪尔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是______语言学的奠基人,______是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创始人。

【答案】结构主义; 乔姆斯基

【解析】索绪尔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乔姆斯基是转换生成语法的奠基人。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语言学的深入发展,还出现了许多语言学流派,如系统功能语言学,代表人物韩礼德; 认知语言学,代表人物兰盖克、莱可夫等; 语言类型学,代表人物格林伯格、科姆里等; 社会语言学,代表人物拉波夫。

4. 柴门霍夫创立的世界语属于______语言。

【答案】国际辅助

【解析】世界语是由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博士创造的一种国际辅助语言。世界语以印欧语系中几种主要语言为基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加以改进,设28个音位,相应地用28个字母表示,读音和拼写完全有规则,较易于学习和掌握。

5. 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都一样,所以人类的思维______具有普遍性,但通过对语言差异的分析又可以看到人类思维______的特殊性。

【答案】能力; 方式

【解析】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都是一样的,没有民族性,因而大脑的功能一一思维能力也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一样,人类思维能力的普遍性与语言能力的普遍性是一致的。思维的过程伴随着语言的运用,语言的差异会导致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能力是全人类普遍的,但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的思维方式上会有所不同。

二、判断题

6. 音质是由音高、音长、音强决定的。

【答案】错误

【解析】音质是指声音的特色,其差别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

①发音体不同; ②发音方法不同; ③共鸣器的形状不同。

7. 普通话中有6个擦音。

【答案】正确

【解析】普通话中的擦音有f 、h 、x 、sh 、r 、s 六个。

8. [ts]、[t].、[s]分别是塞擦音、塞音和擦音。

【答案】正确

【解析】塞擦音、塞音和擦音是根据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不同对声母所作的分类。[ts〕是塞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先形成闭塞,软愕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然后气流把阻塞部位冲开一条窄缝,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t]是塞音,发音时发音部位形成闭塞,软鳄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气流冲破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 [s]是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接近,留下窄缝,软鳄上升,堵塞鼻腔的通路,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三、分析题

9. 试把下面的汉语句子译成你所熟悉的外语,并据此说明你所发现的两种语言的不同语法特点。

这是什么? 这是书。

这是一本书吗? 是的。不,它不是。它是一个笔记本。

【答案】(1)翻译

这是什么? 这是书。英译:What is this?This is a book.

这是一本书吗? 是的。英译:Is this a book? Yes.

不,它不是。它是一个笔记本。英译:No , it's not.It is a notebook.

(2)两种语言的不同的语法特点

①汉语中短语和句子的基本结构方式一致; 如“这是一本书吗? ”和“这是书”,一个疑问句,一个短语,结构一致。而英语却不同。

②汉语缺乏形态,疑问句是在陈述句的句尾加上“吗”表疑问语气,同样的例子英语中语序倒置。

③汉语中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而英语则一般具有对应性。 ④汉语中量词丰富,英语没有量词,只有冠词a/an。

10.下面是一些日本人名,使用的是标准的罗马字拼写方法,其中f 表示

ch 则表示表示,sh 表示 ,请列出里面所有的辅音和元音,并指出哪些辅音是互补的。

【答案】(1)辅音:

u 前,t 不出现在u 前; s 、sh 互补,s 跟

连用,ch 只跟i 连用。

11.“打一下”为什么是述宾结构?

【答案】(1)述宾结构的前后是支配与被支配、关涉与被关涉的关系。前头起支配作用的部分是动语,表不动作行为; 后头被动作支配的部分是宾语。述语主要由及物动词充当,宾语一般是体词或体词性短语,也可以是谓词、谓词性短语或主谓词组。

(2)短语“打一下”中,中心动词“打”为及物动词,后面须带宾语表示“打”的对象或动作完成的次数。“一下”是量词短语中的动量短语,在汉语中量词短语可以用在及物动词后面充当准宾语。“一下”用在及物动词“打”之后做“打”的准宾语,表示“打”的数量,所以说“打一下”是述宾结构。

12.古汉语中的名词化标记是“所”、“者”,现代汉语中“的”是名词化标记。请看下面有关“所”、“者’,、“的”的几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A 组B 组C 组

所行行者走的

所食食者吃的所予予者给的

(1)比较三组在结构上、语义上有什么特点?

(2)请再举一些实例,总结古汉语的“所”、“者”与现代汉语的“的”在语义上的一些规律。

【答案】(1)①从结构上看,

A 组是“所+动词”,名词化标记位于动词之前;

B 组是“动词+者”,名词化标记位于动词之后,

C 组是“动词+的”,名词化标记位于动词之后。

元音:sh 只跟i 连用; s 、ch 互补,s 跟连用,。 (2)h 与f 互补,h 跟a 、e 、i 、o 。可以在一起用,f 只能跟u 连用; ts 与t 互补,ts 只出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