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826旅游综合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述题

1. 简述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基木内容。

【答案】旅游资源开发工作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解决和改善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

①可进入性是指旅游资源所在地同外界(特别是同主要客源市场地区)的交通联系以及该地内部交通条件的通畅和便利程度。

②解决和提高可进入性的工作,不仅包括必要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道路、车站、机场、码头等等),而且还包括有关交通手段运营的合理安排。

(2)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①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上层设施的解释与划分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标准。

a. 依据旅游者对有关设施的依赖程度,将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访问期间必须依赖和使用、作为旅游接待地区所必不可缺的那些设施,划归为旅游基础设施。那些对于旅游者来说虽然可能也很重要,但并不是非依赖不可的娱乐服务设施,则被划归为旅游上层设施。

b. 依据有关设施的建设特点,将建造于地下或地表的一般公用事业设施划归为旅游基础设施,而将建造于地表之上的各类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划归为旅游上层设施。

②在与发展旅游业有关的各种设施中,凡属其主要使用者为当地居民,但也必须向旅游者提供或者旅游者也必须依赖的设施,皆应划为旅游基础设施。按照这一划分标准,旅游基础设施应包括:

a. 一般的公用事业设施

如供水系统、排污系统、供电系统、道路系统等,以及与此有关的配套设施如停车场、机场、火车站和汽车站、港口码头、夜间照明设施等。

b. 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基本设施或条件

如医院、银行、食品店、公园、治安管理机构等。

(3)建设和完善旅游上层设施

旅游上层设施是指那些虽然也可供当地居民使用,但主要是供外来旅游者使用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旅游上层设施主要包括宾馆饭店、旅游问讯中心、旅游商店、某些娱乐场所等。

(4)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与管理

①开辟新的景区景点;

②对已经存在的景区景点进行适时更新和再生性开发;

③对硬件方面的开发与建设,以及对游客活动项目、活动形式等软件内容的开发与更新。

(5)培训能够胜任专业水平的旅游服务工作人员

①就其在旅游者身上产生的效果而言,旅游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高低,更多地是由与旅游

者直接打交道的一线服务人员所体现的。

②对于所需要的管理人员,特别是关键岗位的管理人员,在必要情况下可以采用引进的方式加以解决,但是对十所需要的大量的服务人员,则无论如何需要由当地自己解决。

2. 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要点。

【答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长期以来广为流传的一种动机理论。人们广泛引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去解释行为动机的产生,包括借用这‘理论去解释旅游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1)马斯洛的这一理论的内容要点包括:

①人有着多种小同的需要,即人的需要多样性;

②这些不同的需要之间有层次高低之分;

③对于任何个体而言,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会向上一个层次的需要发展,也就是说,才会产生向上一个层次的需要。

(2)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5个层次,即:

①生理需要:食物、饮水、氧气等等。

②安全需要:治安、稳定、秩序、受保护。

③爱的需要:情感、归属感、(亲友间的)感情联系。

④受尊重的需要:自尊、声望、成功、成就。

⑤自我实现需要:指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力的需要。

3. 简述并解释我国目前对出境旅游类别的划分。

【答案】出境旅游指出国旅游,即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展的国际旅游活动。但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旅游管理工作的需要,国家旅游局目前将我国国民的出境旅游一般界定为我国公民的自费出境旅游。

(1)出国旅游

出国旅游是指我国公民自己支付费用,在有出境旅游经营权的旅行社的组织下,以旅行团的形式,前往经国家批准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开展的国际旅游活动。我国公民目前的自费出国旅游是从最初的出境探亲旅游逐渐发展而来。

(2)边境旅游

边境旅游是指我国公民在获准有特别经营权的旅行社的组织下,以旅行团的形式,从指定的边境日岸出境,到邻国指定的边境区域开展的国际旅游活动。这种边境旅游活动的开展,始于1987年丹东市所组织的前往朝鲜新义州的“一日游,,活动。

(3)港澳台旅游

港澳台旅游最初是指我国内地居民在获准有特别经营权的旅行社的组织下,以旅行团的形式前往香港和澳门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但后来也包括我国内地居民赴港澳的自由行。2008年,随着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内地居民赴台湾旅游也正式开始。

二、论述题

4. 试述并分析“艾斯特”对旅游的定义。

【答案】(1)“艾斯特”对旅游的定义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

(2)“艾斯特”定义旅游的特点

①艾斯特定义阐明,旅游学所研究的所有“现象和关系的总和”皆因“非定居者”的“旅行和逗留”活动所引起;

②对“非定居者”一词的使用体现了旅游活动的异地性;

③对“不会导致定居”的强调,不仅原则上指出了旅游活动的暂时性,而且规定了旅游活动的非定居性或非移民性;

④对“不牵涉任何(收入性的)赚钱活动”的强调则阐明了旅游活动的非就业性;

⑤所有“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一表述反映出,旅游学的研究内容不仅包括旅游者的活动,而且重在研究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客观上所导致的众多现象和关系,从而反映了旅游学研究内涵的综合性。

a. 各种现象指的是山旅游者的旅行和逗留活动所引发出现的有关经济现象、社会现象、文化现象、甚至政治现象。

b. 各种关系是指旅游者、旅游企业、旅游日的地政府以及旅游日的地社区居民这四者之间因各自追求利益的不同,而在直接或间接地相互接触或打交道过程中所引发的彼此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5. 试观察和归纳旅游对目的地环境的影响。

【答案】旅游项目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导致当地环境发生变化方面,既存在积极的影响,也存在消极的影响; 既存在直接影响,也存在间接影响和诱导性影响。观察并归纳得到旅游对目的地环境的直接影响:

(1)积极方面的直接影响

①使历史建筑和古迹遗址得到维护、恢复和修整;

②使休闲和娱乐场所以及相关设施的数量得以增加;

③使道路、交通运输服务等基础设施得以改善;

④使旅游接待区的环境卫生得以重视和维持。

上述各项虽然在主观上可能都是出于发展旅游业的需要,都是为了造就和维持良好的旅游环境以吸引旅游者前来访问,但在客观上,都可以起到改善旅游目的地物质环境的作用。

(2)消极方面的直接影响

①致使水体和空气的质量下降以及噪声的增加;

②致使人口密度增大,交通阻塞,造成当地居民生活空间的相对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