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管理学院811管理类综合之财务会计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真实性与可靠性
【答案】(1)真实性是指会计反映的结果应当同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相一致。每一项会计记录都要有合法的凭证为依据,不允许弄虚作假。财务会计报告必须如实反映情况,要保证账证、账账、账表和账实之间相互一致。
(2)可靠性是指对于经济业务的记录和报告,应当做到小偏小倚,以客观的事实为依据,而不应受主观意志的左右,力求使会计信息可靠。
(3)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共同点在于二者都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客观性要求的两个方面。
2. 暂停资本化和停止资本化
【答案】(1)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在中断期问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直至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重新开始。如果中断是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必要的程序,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应当继续进行。
(2)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借款费用应当停止资本化。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之后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3. 费用
【答案】费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采用的是狭义的费用概念。狭义的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狭义的费用主要包括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其确认至少应当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出企业;
(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4. 成本法与权益法
【答案】(1)成本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通常按初始投资成本计量,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一般不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
(2)成本法与权益法都是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方法,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成本法下,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分派股票股利以及发生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投资方不做处理; 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分派股票股利时,投资企业不做账务处理,但应于除权日注明所增加的股数,以反映股份的变化情况。
5. 固定资产
【答案】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
①企业持有固定资产的目的是为了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不是直接用于出售;
②预计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劳动资料。它能够在若干个生产经营周期中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但其价值则由于损耗而逐渐减少。这部分减少的价值以折旧的形式,分期转移到产品成本或费用中去,并在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
固定资产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按经济用途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动力传导设备、工具器具和管理用具等。按使用情况分类,可以分为使用中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和不需用固定资产。按所有权分类,可以分为自有固定资产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6. 数量成本金额核算法和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
【答案】(1)数量成本金额核算法,是指同时以数量和成本金额反映商品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的核算方法。数量成本金额核算法,一般适用于批发企业的批发商品及采购的农副产品等。其基本原理与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相同。
(2)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是指同时以数量和售价金额反映商品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的核算方法。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一般适用于会计部门、业务部门及仓库设在同一办公地点,商品进销价格相对稳定的小型批发企业的批发商品及零售企业的贵重商品等。
(3)数量成本金额核算法和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比较如表所示:
表数量成本金额核算法和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比较
7. 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答案】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是指被投资企业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负债及或有负债公允价值后的余额。采用权益法进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投资企业为了更为客观地反映在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中享有的份额,应将初始投资成本按照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和持股比例进行调整。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性质与商誉相同,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在投资期间也不摊销;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8. 双倍余额递减法
【答案】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按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直线折旧率计提折旧的方法。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一般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但是,必须注意下面两个问题:①在预计使用年限结束时,应避免固定资产净值大于预计净残值; ②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应避兔固定资产期末净值小于预计净残值。
9. 当期法
【答案】当期法,是指对某类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要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将其计入变更当期的损益,且不必调整比较财务报表数据。但为了使报表具有可比性,需要报告备考数据。现行会计准则不允许采用这种方法。
10.固定资产清理
【答案】固定资产的清理是指在固定资产出售或不能继续使用而报废时对固定资产进行的处置。为了反映转入清理过程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清理费支出、变价收入和其他收入的取得以及清理净损益的情况,应设置“固定资产清理”科目。
“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方发生额大于借方发生额的差额,为清理过程中发生的净收益,应作为营业外收入从该科目借方转出; 反之,则为清理过程中发生的净损失,应作为营业外支出从该科目的贷方转出。经过上述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
11.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答案】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指按照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的较低者对期末存货进行计量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当期末存货的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仍按成本计量; 当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存货则按可变现净值计量,同时按照可变现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