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重庆住院医师内科I阶段题库>感染科题库

问题:

[单选,A1型题] 对与脊髓灰质炎患者密切接触者应采取下述哪种预防措施()

A . 使用干扰素预防
B . 口服抗病毒药物
C . 鼻咽部喷射预防药物
D . 口服疫苗
E . 肌内注射丙种球蛋白

20岁农民,因高热伴呕吐2天,于8日入院。查:神清语利,面色潮红,结膜充血,胸前有散在性出血点,颈软。血常规示:WBC11×109/L,有异型淋巴细胞;尿常规示:蛋白(++),发病前两周曾到某地参加水利建设,最可能的诊断是() 钩虫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出血热。 败血症。 伤寒。 氧和二氧化碳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为() PaCO2升高,刺激素延髓化学感受器,增加通气。 PaO2降低,刺激主动脉体和和颈动肪窦化学感受,增加通气。 PaO2降低,刺激延髓化学感受器。 PaO2升高,刺激主动脉体和颈动脉窦化学感受器,增加通气。 PaCO2升高,刺激主动脉体和颈动脉窦化学感受器,增加通气。 男,60岁,常于夜间入睡不久发生哮喘,被迫坐起,作频繁咳嗽.咳出泡沫痰,有时痰中带血。双肺底可闻及湿啰音,时哮鸣音。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支气哮喘。 喘息性支气管炎。 心源性哮喘。 过敏性肺炎。 以上均不是。 牧草经过()后,增大了暴露的表面积,有利于动物消化和吸收。 青贮。 加工草粉。 干燥。 打捆。 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一般为() 1~3年。 3~5年。 5~7年。 9~10年。 10~15年。 对与脊髓灰质炎患者密切接触者应采取下述哪种预防措施()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