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学概论新修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印象管理
【答案】戈夫曼认为,世界是一个大舞台,生活就是演戏,表演者最关心的是留给观众什么样的印象。他的理论主要研究人们运用哪些技巧来在别人心目中创造印象,所以又称为“印象管理理论”或“印象整饰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互动的一方总想控制对方的行为,使对方通过对自己行为的理解,做出符合自己计划中的行为反应。
戈夫曼对互动细节的观察非常敏锐,对互动秩序和形式的分析也相当深入,他的理论观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对戏剧理论也不乏批评。有人认为戈夫曼夸大了人类行为的表演性与虚伪性。
2. 总和生育率
,又称总生育率,是指某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答案】总和生育率(TFR )
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一般指15~49岁各年龄组妇女生育率之和。总和生育率是度量妇女生育率的指标之一,是在度量分年龄组生育率基础上计算的妇女总体生育水平。它是衡量人口生育水平的标准化指标。其计算方法为:总和生育率。式中,GFR 表示一般生育率,是度量妇女生育率的指标之一。一般生育率反映育龄妇女年平均生育水平。
3. 社会工作
【答案】社会工作是指社会(政府和群众团体)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对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结构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个人与群体提供帮助,使他们恢复社会生活能力,改善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4. 初级越轨
【答案】初次越轨是由标签理论学者提出的,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偶然发生的、程度较轻的越轨行为。标签理论认为,冲突在导致各个违法者的产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犯罪实际上是由社区规定的。他认为罪犯形成的过程就是一个指明、规定、识别、区分、描述、显示以及形成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过程。后来,学者们又分析了初次越轨和再次越轨,以说明社会反应的意义,
并且认为,每个人都会发生一些不同程度的越轨,但大多数是偶然的,程度也不严重。如果这种越轨行为被其他人发现并公诸于众的话,他就会被贴上越轨者的标签,这时他的处境就会发生很大变化,就可能从初次越轨变为再次越轨,由平常人变为一个经常有越轨倾向的危险人物,越轨者就可能成为他的身份。如果重要人士不判定此行为为越轨,并对他进行教导,此人就可能不再出现上述行为。
5. 越轨行为
【答案】社会越轨又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的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规范的行为。社会规范的功能是制约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和规定社会活动空间,它本身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由于人们社会行为的复杂性、社会成员自身素质及阶级地位的差异性,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在任何社会都是不可避免的。
6. 社会福利
【答案】社会福利有广义与狭义之分:①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政府和社会团体为提高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而采取的种种措施; ②狭义的社会福利则专指对社会生活有困难者进行帮助。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有:社区医疗保健网络、社区文化娱乐设施、劳动就业培训与指导中心。
7. 信度与效度
【答案】(1)信度是指测量数据(资料)与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即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到它要测量的社会现象的程度。简言之就是测量的一致性。若在同等条件下,对变量进行重复测量,其结果相同,那么测度是可信的。
(2)效度是指测量的内容是否同测量的要求(理论前提)相符合。测量的效度有两方面的含义:①测量效度是指所测量的指标内涵正是概念内涵,二者在内容性质上是一致的。
②测量指标应该尽可能涵盖概念,二者在程度上应尽可能重合。
8. 社会组织
【答案】社会组织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有特定的含义和构成要素。山于这些要素的排列与组合规则不同,使社会组织的类型也千差力别,形成了现代社会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对社会组织一般有两种理解:①广义的组织,即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 ②狭义的组织,即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它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一般由规范、地位、角色和权威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
二、简答题
9. 简述福柯的系谱学特征。
【答案】(1)福柯反对靠某种社会理论来把握某一社会或历史时期的基本结构与意义的意图。
他认为普遍化理论的缺陷在十简单化倾向和排他性特征。要正确地理解千差万别的社会冲突与运动必须采用地方性、灵活多变、暂时性的话语。
①谱系学就是“能够阐明知识、话语、客体领域等事物之构成的一种历史形式,它不需要参照某个主体,不管这个主体是否超越了事件场,还是顶着空洞的身休贯穿于历史”。
②谱系学主要是揭示当前的主体话语与实践的起源与发展的过程,并试,图揭示出客观化的理性形式及其真理与知识体系作为历史性的偶然而非永恒的必然力量是如何形成的,恢复被总体化叙事所压制的自主话语、知识和声音。福柯指出,支配性话语对社会的规范化和对人的塑造,如肉体、欲望、自我、各色人群等都受到权威话语的约束和规范。
(2)福柯的权力谱系学分析,揭示了隐蔽在中立或友善面具下的权力与统治的实际运作状况。他把权力定义为:“各种力量关系的、多形态的、流动性的场,在这个场中,产生了范围广泛但却从未完全稳定的统治效应。”代权力是一种关系性权力,它在无数的点上被运用,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并且从来都不是某种可以获得、抓住或分享的东西。根本不存在或可供争夺的权力源泉和中心,任何主体也不可能占有它,权力纯粹是一种结构性的活动。权力是分散不确定的、形态多样的、无主体性的和生产性的,它构建了个体的躯体和认同。权力和知识的历史分析表明,知识通过把人们构造为主体来生产权力,知识被用于支配主体。
(3)福柯的权力谱系学得出的结论是:“话语是危险的,那些掌握权力的人试图对那些他们认为对自己构成潜在威胁的话语形式施加控制”。因此,“在一个像我们这样的社会中,真正的政治任务应该是去批判那些表面上看来似乎是中立而又独立的制度的运作; 应该用批判的方法揭去这些制度隐蔽地发挥其作用的政治暴力的假面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战胜它们”。
10.简述马克斯·韦伯关于合法统治类型的观点。
【答案】在韦伯看来,统治指的是在一个特定人群中,某些具体的命令(或者说所有的命令)被遵从的机会。这样一种机会的出现往往与特定的利益关系联系在一起,而且要借助于一定的权力与影响。但从根本上讲,还要解决一个统治的“合法性”问题。
韦伯将实际存在的具有合法性的统治形式划分为了种类型,即传统型统治、魅力型统治和法理型统治。
(1)传统型统治
传统型统治建立在人们对传统的神圣性信奉的基础之上,这种统治类型主要存在于前现代社会。在传统型统治中,统治者是依照传统遗传下来的规则确定的,统治者具有终身的权力,而且可以将这种权力不断传给自己的后裔。人们对统治者的服从是由于传统赋予他们的固有尊严。统治者与其他成员的关系不是事务上的职务职责,而是奴仆的个人忠诚。人们所服从的不是章程,而是由传统决定的统治者所任命的个人。
①从传统型统治的组织情况来看,它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a. 缺乏按照事务规则确立的、固定的“权限”。在传统型统治下,权限的最初来源主要是由统治者任意专断下达的任务。在一些事务性的管理中,则是通过统治者对受委托者(最初往往都是统治者的家臣)全权委托来确立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