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事后评价
【答案】事后评价,是指公共政策执行后对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又称为效果评价,这是对一项政策的最终评价。事后评价在公共政策执行完成之后发生,是最主要的一种评价方式。公共政策评价的主要任务也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考察一项公共政策的执行在客观上对目标群体、政策系统和环境会产生什么影响,综合分析该项公共政策的效果。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的总结,效果评价对公共政策所做的价值判断最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
2. 政策问题论证
【答案】政策问题论证是指在构建政策问题过程中,围绕政策问题,通过科学于段、有针对性地证明该问题的性质的过程。政策问题的论证可分为一级论证、二级论证、功能论证和小论证。
3. 一般环境
【答案】一般环境是指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的所有外部因素的总和,进一步可以划分为地理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国际环境等。一般环境是政策系统存续和运行的基础,对政策系统的组织特性和功能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是公共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价的宏观背景和总体性框架。
4. 优序图分析
【答案】优序图分析是指一种用矩阵图示的办法分析各因素(条件)对目标(项日成败、服务质量)的重要程度,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即把那些复杂的比较与选择方案问题,转化成两两比较,以便于分析。
5. 公共政策
【答案】公共政策是指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该定义具体包括四层内容:
①公共政策的制定主体是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
②公共政策的需求基础是社会公共事务;
③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所制定的行为规范;
④公共政策的主体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管理的同时,也要对自身的管理制定准则。
公共政策更突出“公共”二字。这既意味着对公共性的强调,也意味着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重新审视公共政策的本质及其诸多特征和功能的必要。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包括:阶级性、整体性、超前性、层次性、多样性和合法性。
6. 多角度分析
【答案】多角度分析是指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技术等方面的多重认识,以获得对政策问题的看法及解决的途径,是一个集成型的综合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常常用于那些结构不良的政策问题。可从技术角度、组织角度、个人角度说明其功能。
7. 政策评价
【答案】指对政策实施效果所进行的研究。这一研究大致包括三个方面:(1)政策结果评价。政策付诸实施,产生了各种结果。若政策结果实现或基本实现了预定的政策目标,可称这项政策是有效果的,反之则是无效的。政策结果评价是对政策执行结果实现政策目标程度的评价; (2)政策效益评价。政策付诸实施,产生了人们所需求的结果,这是件好事。但要看到政策结果产生的基础是人们自觉的政策投人,包括各种资源。假如同样的政策结果,一个投入很多,一个投入很少,显然后者的政策效益要高。政策效益评价是对政策结果和政策投入之间的关系所作的评价;
(3)政策效力评价。政策付诸实施,产生了对社会及政策对象的综合影响力。这种影响有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有长期、短期效应,有直接、间接效应。政策效力的评价是对政策所产生影响的综合评价。
8. 完全理性
【答案】完全理性决策模型根据数字和事实,用合理的科学方法与精细的计算,分析解决问题的各种政策方案的优劣,从而求得最佳的政策或问题的解决办法。其实质是一种政策选优的方法。完全理性决策的观点是:决策者面临的是一个既定的问题,决策者选择决定的各种目的、价值或目标是明确的,而且可以依据不同目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决策者有可供选择的两个以上的方案,面对着这些方案,通常在逐一选择的基础上,选取其中一个。假如方案基本是相同的,通常会作相同的决定。决策者对同一个问题会面临着‘种或多种自然状态。它们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不可控因素,或者可以说决策者的偏好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决策者会将每一个方案,在不同的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值(程度)或损失值(程度)计(估)算出来,经过比较后,按照决策者的价值偏好,选出其中最佳者。
二、简答题
9. 探讨中国政府改革的前景。
【答案】中国政府改革是一场革命,其本质涉及调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中国政府改革是一个关系再造的过程。关于改革的前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我国政府改革面临的挑战
①市场经济转型带来政府职能转变方面的挑战。中国市场经济己经初步建立,市场经济需要有良好的制度基础,如经济自由、产权保护、政治和平与法治,这四项制度基础的建设是中国政
府职能转变的难点。
②市场经济建立带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挑战。市场经济的转型,一方面要求政府职能转变,从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 另一方面,也要求政府提供一些基础性公共服务,并为社会自治提供制度基础。
③政府组织结构调整的挑战。虽然通过5次机构改革,中国国务院政府组成机构己经大大地减少,但是与成熟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政府机构数量仍然过于庞大。
④政府自身建设和政府运行的挑战。在政府自身建设和运行方面,主要是强调制度建设、程序建设和机制建设,制度建设方面主要是强调政府的各种行为有法可依,程序建设方面主要是强调政府运行流程精简、有效和合理,机制建设方面主要是强调约束政府机关和人员的行为,使得他们的行为受到监督。
⑤如何通过启动政治体制改革来为政府改革提供动力的挑战。在未来的中国政府改革中,如何将政府改革纳入政治体制改革,如何通过启动政治体制改革来为中国政府改革提供动力和机会,也仍然是中国政府改革面临的非常重要的挑战。
(2)我国政府改革展望
当前,政府治理状况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政府再造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大政府时代已经结束,小而能的政府是政府再造的日标。“小”是相对于过去政府庞大而言,指的是政府权力适当、政府组织结构较小,政府人员精简,政府预算规模较小,政府职能精简,“能”则是指政府有高绩效,公共管理民主化,政府更加负责任、具有回应力,政府更加守法、廉洁、公正。
当前的国际趋势和上述的现实挑战预示着中国政府未来改革的努力重点。挑战也是机遇,如果在未来io 年或zo 年中,我国政府能够正确地面对这些挑战,采取恰当的措施,那么政府就可以通过自身的改革,为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公共服务的改善、公民社会的建立,以及政治体制改革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平台。要正确面对这些挑战,我国政府就要在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基础卜进行长期思考,理解发展的长期趋势,了解当前行动的空间,着眼于当前的行动,针对当前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提出短期的实质性的可行对策和长期改革的战略,从而确保政府进行稳定成功地变革,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政府体制的良好条件。应该有理由相信,经过政府改革,一个民主的、法治的、负责任的、有能力的、公正的、廉洁的、高绩效的政府能够得到建立和发展。这样的政府必将带领中国进入新纪元。
10.简述爱德华二世的政策执行模型的主要内容。
【答案】爱德华三世在《执行公共政策》‘书中,提出了政策执行模型,认为四项主要因素的互动关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政策的执行状况:沟通、资源、执行者偏好和官僚组织结构。
(1)沟通
政策内容及执行方法如果能清晰地传达给政策执行人员,则能够以整齐划一的步伐,促进政策执行的成功。但是,政策执行命令却常会发生传达错误或沟通不良的情况。主要原因有二:
①执行命令缺乏清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