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浙江大学医学院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专业硕士]之生物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基本氨基酸。

【答案】组成蛋白质的常见氨基酸有20种,又称组成蛋白质的基本氨基酸,除R 为氢原子(即甘氨酸)外都是L-氨基酸。

2. 卫星DNA (satdliteDNA )。

【答案】是指真核细胞染色体DNA 经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其高度重复序列因组成不同而在主带旁自成一条或数条条带

3. 外周蛋白。

【答案】外周蛋白是指以非共价键结合于膜表面,可被高浓度的尿素、盐溶液洗脱的蛋白质。

4. 折叠。 【答案】折叠是蛋白质中常见的一种二级结构,折叠结构的肽链几乎是完全伸展的,邻近两链以相同或相反方向平行排列成片状结构。两个氨基酸残基之间的轴心距为0.35nm 。折叠结构的氢键是由邻近两条肽链中一条的CO 基团与另一条的NH 基之间所形成。

5. 蛋白质四级结构。

【答案】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指蛋白质的亚基聚合成大分子蛋白质的方式。维系四级结构的力有疏水作用、氢键、范德华力、离子键。

6. 肽(peptide )。

【答案】肽是氨基酸的线性聚合物,常称肽链(peptidechain )。蛋白质是由一条或多条具有特定氨基酸序列的多肽链构成的大分子。

7. 呼吸链(respiration chain)。

【答案】呼吸链是指有机物在生物体内氧化过程中所脱下的氢原子,经过一系列有严格排列顺序的传递体组成的传递体系进行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样的电子或氢原子的传递体系,也称传递链。电子在逐步的传递过程中释放出能量被用于合成A TP , 以作为生物体的能量来源。

8. 盐析。

【答案】盐析是指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中性盐而使蛋白质沉淀的现象。这是由于大量的

盐离子可与蛋白质竞争溶液中的水分子,从而破坏蛋白质颗粒表面的水化层,失去水化层的裸露的蛋白质分子易于聚集而沉淀。

二、问答题

9. 比较底物水平磷酸化、光合磷酸化与氧化磷酸化三者的异同。

【答案】(1)底物水平磷酸化是指底物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使无机磷酸酯化,形成高能磷酸酯键,后者在酶的作用下将能量转给ADP ,生成A TP 。

(2)氧化磷酸化是指与生物氧化相偶联的磷酸化作用,发生在线粒体中,生物氧化过程中的

电子传递在线粒体内膜两侧产生了浓度差

,顺浓度差流动时推动了A TP 的生成,能量的最终来源是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还原型辅酶所含的化学能。

(3)光合磷酸化是指与光合作用相偶联的磷酸化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光照引起的电子传

递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两侧产生了

来源是光能。

10.简述胰岛素原的激活过程。

【答案】

胰岛素是在胰岛细胞内合成的一种多肽激素。最初合成的是一个比胰岛素分子大1倍多的单肽链称为前胰岛素原,它是胰岛素原的前体,而胰岛素原由是胰岛素的前体。胰岛素原是前胰岛素原去掉N 端的信号肽形成的,被运送到高尔基体贮存。当机体需要活性胰岛素时,在特异的肽酶作用下,去掉多肽链中间的一段称为C 肽的片段转变为具有活性的胰岛素,这就是胰岛素原被激活的过程。

11.与野生型相比,带有Dam 甲基化酶突变(dam-)的大肠杆菌的突变率升高。然而,如果大肠杆菌高水平表达这种酶也能导致突变率提高。为什么?

【答案】错配修复系统依靠甲基化程度不同区分母链和子链,Dam 甲基化酶突变后,DNA 母链和子链都不能被 甲基化,错配修复系统无法区分母链和子链,无法正确地识别错配的碱基,因而导致突变率升高。而提高该甲基 化酶的活性,则会降低新合成DNA 发生半甲基化所需要的时间。于是,参与错配修复的酶具有更短的时间去发 现DNA 半甲基化的位点,以此来区分母链和子链。结果被修复的错配碱基对减少,突变率必然提高。

12.试用激素分泌的反馈机制解释缺碘是怎样导致患者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的?

【答案】甲状腺素对下丘脑分泌TRF 和脑垂体前叶分泌TSH 均有反馈抑制作用,碘的缺乏导致甲状腺素不能正常地合成,TRF 和TSH 失去反馈控制,因而两者的浓度必然提高,特别是TSH , 直接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细胞的分裂,最终导致甲状腺的肥大。

13.复制起始过程如何受甲基化的影响?

【答案】

亲本通常发生种属特异的甲基化。在复制后,

两模板一复制体双链

浓度差

,顺浓度差流动时推动了A TP 的生成,能量的最终是半甲

基化的。半甲基化DNA

对膜受体比对

有更高的亲和力。半甲基化的不能复制,从而防止了在成熟前复制。

14.寄生在豆科植物根瘤中的细菌约消耗20%以上豆科植物所产生的ATP , 为什么这些细菌要消耗这么大量的 ATP?

【答案】根瘤菌与植物是共生关系,根瘤菌通过使大气中氮还原来提供氨离子,但在这一固氮过程中需要大量的 A TP ,这些A TP 都是由植物供给的。

15.外源NADH 是如何进入线粒体参加电子传递的?

【答案】外源NADH 进入线粒体是通过两种穿梭作用参加电子传递的:

(1)甘油-3-憐酸穿梭:经甘油-3-憐酸穿梭,胞质中NADH 进入到线粒体变成FADH ,经呼吸链氧化可生成

(2)苹果酸穿梭:经苹果酸穿梭,胞质中NADH 进入到线粒体变成仍然是NADH 经呼吸链氧

A TP 。 化可生成

16.如果让鸡服用别嘌呤醇,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答案】别嘌呤醇是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剂,而黄嘌呤氧化酶是嘌呤代谢形成尿酸的关键酶。鸟类形成的尿酸会排出体外。如果鸡服用了别嘌呤醇,尿酸将无法产生,这将会给鸟类嘌呤的代谢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三、论述题

17.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举例说明它们是如何维持膜内外正常离子浓度的。

【答案】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有:

(1)被动运输:即离子顺浓度梯度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跨膜运输。借助细胞膜上的膜蛋白的帮助顺浓度梯度或顺电化学浓度梯度,不消耗能量的被动运输叫协助扩散,分别由载体和通道介导。

①离子载体,

如缬氨霉素能在膜的一侧结合

释放且能往返进行。

②离子通道,按离子的选择性分一价、二价,阴离子通道、阳离子通道;按通道开启和关闭机制可分为电压门控型、配体门控型和压力门控型。例如,红细胞带3

蛋白运送负离子酰胆碱门

能量。

(2)主动运输:通过质膜上的泵和载体蛋白逆电化学梯度从低浓度一侧经过膜运输到高浓度一侧的运输,此过程需要消耗代谢能。例如,入细胞内;

泵逆浓度梯度运输泵由

驱动将

输出到细胞外同时将浓度和栗,将

输泵出调节细胞内外、

细胞器内外的

顺着电化学梯度通过脂双层,在膜的另一侧

通道,当己酰胆碱与通道蛋白的乙酰胆碱受体部位结合时,通道蛋白构象发生改通过。被动运输的特点是:选择性;需一定的浓度梯度,不需变,通道门打开,

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