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扬州大学文学院622外国文学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于连是个人野心家吗?
【答案】很多读者认为《红与黑》中的于连是一位野心家,他们将《红与黑》看做是一位野心家的奋斗史与衰亡史。
但实质上,于连算不上一位真正的野心家,他所做的一切,只是面对这个无奈的社会所做的一些无奈的事。于连是法国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蓬勃青年,他是法国人革命时期的悲剧产物,他代表着法国人民对自由的呼唤。从某种意义上说,于连非但不是野心家,却具备了一定的英雄风范,他在临死的时候表现出的那份坦然,是野心家身上无法找寻到的。
2. 布瓦洛《诗艺》的主要观点和影响。
【答案】(1)布瓦洛《诗艺》介绍《诗艺》是布瓦洛的代表作,在文学史上被认为古典主义文学理论的经典,它对17世纪以及后来的法国文学影响很大。这部用匀整的亚历山大诗体写的文学理论,共分四曲:
①第一曲是一般性的原则,如写作必须有灵感; 热爱理性,遵循马莱伯开创的道路; 听从一个“贤智的友人的劝告”等。
②第二曲论述牧歌、挽歌、颂诗、长歌行、十四行诗、歌谣等体裁。
③第三曲论悲剧、喜剧和史诗等体裁的创作规律; 作者反对悲剧用浪漫主义的格调,反对喜剧油腔滑调,也反对在作品中追求十全十美的英雄人物; 他重视观察人、描绘人。
④第四曲对作家们提出一些合乎正常情理的忠告。
(2)布瓦洛《诗艺》的主要观点
布瓦洛在笛卡儿唯理主义的哲学基础上,继承古希腊罗马尤其是贺拉斯的理论传统,总结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创作经验,提出了自己的美学思想。
①美源自“理性”的主张
他认为“理性”是一切的准绳,也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原则。他提出的“理性”,即常识、天性,它是永恒、普遍、自然的。美源自理性,美必然符合理性,因而具有绝对的价值和普遍永恒的评价标准。
②提出“摹仿自然”的原则
提出“摹仿自然”的原则。“自然”,即“人的自然”或“自然人性”,即经过理性净化了的自然。具体来说,“摹仿自然”就是要“研究宫廷”、“认识城市”。布瓦洛崇尚理性和自然,认为“只有真才美”,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③模仿古人,文学创作以古希腊罗马的古典作品为典范
在文艺作品方面,他认为文艺创作要以古人为榜样,因为古希腊罗马的古典作品体现了普遍理性与自然人性,具有高度的真实性。悲剧是“高雅”的体裁,要用崇高,悲壮的诗体来表现宫廷生活; 喜剧是“卑俗”的体裁,需用日常的语言来表现下层社会生活。作品要遵守严格的“三一律”。人物性格应定型化和类型化。
(3)布瓦洛《诗艺》的影响
《诗艺》把古典主义文学的主要观点编写成简练通畅、便于记诵的诗句,对古典主义理论的普及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布瓦洛的美学理论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体系,对欧洲文坛有深远影响,促进了法国古典主义文艺特别是戏剧的发展。
3. 维吉尔在《埃涅阿斯纪》中是如何借鉴荷马史诗的?
【答案】维吉尔在写《埃涅阿斯纪》时,以荷马史诗为蓝本。其对荷与史诗的模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以荷马史诗为蓝本创作
①从结构上看,史诗的前半部分写埃涅阿斯的海上冒险,模仿《奥德修纪》中奥德修斯海上漂泊以及回家的时间结构; 后半部分写特洛伊人与拉丁姆人之间的战争,模仿《伊利昂纪》中特洛伊战争的空间结构。
②在情节上,二者的题材都出于同一个神话传说系统,即特洛伊战争。埃涅阿斯也是特洛伊的一名英雄,其历险同奥德修斯的还乡有不少相似之处。而且,与荷马史诗一样,《埃涅阿斯纪》中的神也分成两派,参与人间的战争,以主神宙斯为主的神主宰战争的结局。此外,在战争中起衬托作用的都是一方好友被另一方好友所杀。
③在人物上,埃涅阿斯与图尔努斯形成了对比,模仿了阿基琉斯与赫克托耳的对应。
④在叙述手法上,《埃涅阿斯纪》与《奥德修纪》都运用了追叙的手法,前七年的经历都由主人翁在宴会上讲述出来。此外,还有一些细节也多类似,如主人公游地府,铁匠神应女神之请为主人公铸造甲胃,举行葬礼竞技等等。
⑤在描写手法上,维吉尔同荷马一样,使用了大量比喻和重复的手法。
(2)维吉尔对荷马史诗的借鉴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埃涅阿斯纪》以荷马史诗为范本,前半部分写漂泊,与《奥德赛》相似; 后半部分写战争,与《伊利亚特》雷同,因此后人往往称它为罗马的荷马史诗。但是,它又不是荷马史诗的简单仿作,而是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是罗马民族的史诗。最为可贵的是,维吉尔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风格和特长,写人物心理细致入微,应用比喻贴切优美,故事性强、语言典雅,是欧洲第一部杰出的由一个文人独立创作出来的史诗。
①史诗的主题是探讨帝国的命运诗人歌颂罗马祖先建国的功绩,歌颂罗马的光荣,并说明罗马称霸的使命是神所决定的。他把埃涅阿斯的儿子尤鲁斯写成是凯撒和屋大维这一族的祖先,因而肯定了屋大维的“神统”。主人公埃涅阿斯的全部艰辛的经历说明缔造帝国之不易,更应珍视帝国的和平,表现了奴隶主的爱国精神。全诗是颂扬屋大维并为其政策服务的。
②史诗主人公具备理想的政治领袖的品德史诗主人公虔诚、勇敢、克制、大度、仁爱、公正不阿,作者认为一个理想的政治领袖应该具有这些品德。埃涅阿斯和奥德修同是流浪者,但他负有重大使命,是神的意志的执行人。同样是大将,他不像阿喀琉斯为了争夺一个女俘的私事而放弃责任,却是克制了自己的感情,服从使命。从《埃涅阿斯纪》开始,欧洲文学中第一次出现了责任与爱情的冲突的主题。
③史诗的风格严肃、哀婉、朦胧作者细腻地描写了狄多和图尔努斯之死、主人公和长嫂的告别、在地府遇到了亡魂等情节。他爱用幻景、梦境、预言、暗示、讽谕等手法,也着重人物心理的刻画。
④史诗故事性强
比喻往往采用大自然中的现象,切合人物性格或情节,如把杀死特洛伊老王的皮洛斯比作春在蜕皮的毒蛇,出现在阳光里,新鲜、年轻,但闪动着三叉舌。维吉尔史诗没有人民口头文学的特点,是欧洲“文人史诗”的开端,使古代史诗在人物、结构、诗歌格律等方面进一步获得了定型。总之,《埃涅阿斯纪》更像是一首民族史诗,有着成熟的思想和更沉重的历史感。尤其是比之于《荷马史诗》乐观勇敢的艺术风格,《埃涅阿斯纪》更充满了悲天悯人的忧郁情调,是第一部“人文史诗”。史诗中的主人公除了具有英雄人物的勇敢坚韧的性格外,更具备了敬神、爱国,为民族的利益压抑克制自己的个人感情的优秀品质。作者在埃涅阿斯身上寄托了一个民族英雄和理想君主的美好愿望。
4. 你如何看待《圣经》在美国文学发展中的影响?
【答案】《圣经》在美国文学发展中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清教主义来实现的,具体表现为: (1)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乐观主义情绪的影响
从总体来看,美国文学是建筑在《圣经》伊甸园神话基础上的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它是表达美国清教主义遗产——虔诚理想主义的一种文学形式。清教徒梦想着生活在一种完善的秩序下面,怀着勇气和希望竭诚在美洲建立一处新的伊甸园,以使人们最终过上理想的生活。在这种使命感的鼓舞下,他们面对艰难险阻而无所畏惧,内心充满乐观主义情绪。这些都成为美国文学的重要滋养。爱默生将美国人视为再生的亚当,古朴率真的面对整个世界; 亨利·詹姆斯在自己的主要作品中运用亚当的题材描绘出一个个天真无邪的新人形象。在19世纪美国文学、历史和神学领域内,新亚当、新伊甸园的美国神话轮廓越来越清晰,内容越来越充实; 就是在本世纪的文学作品中,“美国的亚当”仍以某种形式影响着文学创作。而且,在这些作品中,乐观主义情绪弥漫在字里行间,凡此种种都体现出美国清教主义的深远影响。
(2)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象征主义的影响
在虔诚的清教徒看来,现实的大千世界只是上帝的一种象征而己。在这个世界,因为上帝的无所不在而具有意义,因上帝的明显行动而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淦释。他们认为物质生活同时具有精神性质,生活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上帝意图的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在威廉·布雷福德等早期开拓者的著作中,很容易发现这种在清教徒思维中经常发生的象征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