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基于OOPN的软件产品质量控制模型的研究

关键词:面向对象Petri网,过程性能模型,Rayleigh方程,软件产品质量控制模型

  摘要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软件市场,软件产品质量是吸引新用户和留住老客户的前提条件,因此软件产品质量是软件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在开发软件产品的早期阶段就可对最终的软件产品质量进行预测和监控,这是确保软件产品质量的一种理想手段。在该方法中,通过建立开发过程模型和质量因子的采集与监控机制,以及结合软件产品质量预测模型,从而形成软件产品质量的控制模型。在过程建模中,本文采用了面向对象Petri网(OOPN)建立过程模型。OOPN是一种简单直观的过程建模与仿真方法。使用OOPN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建模可在开发过程的早期阶段对产品质量和过程质量进行监控,因此本文将基于OOPN对软件产品质量控制模型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 基于OOPN的软件产品质量控制模型的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软件产品质量度量、过程度量和过程性能模型的相关理论,并针对瀑布模型中各阶段的可调控质量因子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通过采集各阶段过程质量与质量因子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形成回归模型,然后对模型的准确性进行验证,本文采用R2检验、F检验和t检验对模型进行验证。最后,对OOPN瀑布模型的开发过程进行仿真,并结合各阶段的质量回归模型与Rayleigh模型建立软件产品质量控制模型。

(2) 基于OOPN建立软件开发过程模型。软件开发全过程以瀑布模型为例,本文分别为瀑布模型各阶段建立OOPN模型,即需求分析过程模型、概要设计过程模型、详细设计过程模型、编码过程模型、单元测试过程模型、产品集成与集成测试过程模型和系统测试过程模型。在各开发阶段的过程模型中,在相应变迁中提供质量因子数据和评审数据的采集机制,并基于统计过程控制方法建立相应的监控机制。

(3) 基于OOPN的软件产品质量控制模型的具体实现。本文在OOPN的建模与仿真环境中建立了瀑布模型各阶段的过程OOPN模型和质量因子的采集与监控机制,并可创建各开发阶段的过程质量性能模型和各监控对象的基线。在对项目进行质量监控时,可通过基线信息对质量因子、过程质量、产品质量进行监控,并可通过Rayleigh模型来预测最终的软件产品质量。

(4) 软件产品质量控制模型的应用。本文通过实例来展示如何使用软件产品质量控制模型对实际项目进行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