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662设计理论之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662设计理论之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 2

2018年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662设计理论之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二) ... 7 2018年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662设计理论之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三) . 11 2018年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662设计理论之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四) . 15 2018年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662设计理论之中国工艺美术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五) . 19

一、名词解释

1. 宣德炉

【答案】明宣德年间官府铸造的一批香炉等精妙铜器。铜料经多次熔炼,有时,加入金银做装饰,色泽美观,造型古雅、器形丰富。仿制品很多。

2. 窦师纶

【答案】初唐著名丝绸纹样设计家。设计的瑞锦、宫绞“章彩奇丽”,常以对鸡、斗羊、翔凤、游麟为题材,图案多取对称形式。因窦爵封陵阳公,故他设计的图案被称为“陵阳公样”。

3. 昙曜五窟

【答案】昙耀五窟是云冈石窟中最早由沙门统昙耀主持开凿的5所,即今天的云冈16~20窟。主要造像象征五世帝王,突出宣扬“皇帝即是当今如来”的思想。主像形体高大雄伟,充塞窟内空间,强调给朝拜者以无比威严和压抑的气氛,是君权、神权统一的象征。形象特点多是面形方圆,鼻梁直挺,衣纹简洁流畅,反映出中亚造像的特色。

4. 犀皮

【答案】是一种斑纹漆。先用稠厚的色漆在漆胎上涂出凹凸不平的漆层,待干后,再用各种对比鲜亮的色漆分层涂漆,形成多层多色的其层,最后用磨炭打磨。

5. 彩陶鱼鸟纹细颈瓶

【答案】仰韶文化彩陶,高21.6厘米,画径2.1厘米,1958年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泥质红陶,遍体磨光。器形尤如葫芦,小口,细颈,阔肩,扁腹,肩腹间有脊棱,腹下部收,小平底。瓶身以黑彩绘水。鸟衔鱼纹。造型秀美,构图简单生动。

6. 金漆木雕

【答案】金漆木雕是广东东部地区的特产,分布在潮安、揭阳、潮阳、普宁、澄海、饶平一带,此地区因古名潮州,因而又通称“潮州木雕”。善于运用镂空的雕刻方法,雕刻各种水族动物如海蟹、龙虾等,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山水风景常用散点透视,层次丰富,在狭小的面积上,表现出广阔的空间。木雕上往往漆以金彩,富有金碧辉煌的装饰效果。

7. 釉里红

【答案】釉里红瓷器是元代景德镇工匠们继青花瓷之后,运用铜金属在釉下进行彩绘的又一新的工艺成就。它是在宋代钧窑窑变红釉(氧化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元代釉里红瓷色泽纯正鲜明,釉色凝重华丽,表现手法丰富多样。

8. 长信宫灯

【答案】长信宫灯以汉代宫女形象为基本造型,灯身通体鎏金,有铭文“长信”二字。宫女作跪坐状,以左手持握灯座底部的座柄,右臂高举,袖口向下宽展如同倒置的喇叭,与体腔为空心相连,燃灯时起到烟道和消烟的功能。灯盘呈“豆”形,可以调节照度和照射方向。长信宫灯的设计,将功能性、科学性与灯的造型设计完美地统一起来。

9. 菱形壶(又称“船型壶”)

【答案】二头尖,中有网状纹样,二肩有耳。彩绘船形壶: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高15.6厘米,长24. 厘米,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此壶形状像船,头尾尖尖,杯日,短颈,平肩,两肩上各有半环耳可以系绳。在船腹处用黑彩绘有网状纹饰,像张挂鱼网,应与当时人的渔猎生活有关。

10.夹纻

【答案】一种轻巧漆器胎体的制作方法,纻即麻布。做法是以木或泥做成内胎,以涂漆灰的麻布等裱糊若干层,去掉内胎,再于麻布壳上髹漆。始于战国,流行于两汉。魏晋以来,多用于制作塑像。

二、填空题

11.西周青铜器的装饰纹样有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饕餮纹;几何纹;云雷纹

12.唐代织锦发明了利用纬线起花织出的_____,著名的陵锦纹样_____。

【答案】纬锦;陵阳公样

13.民国初期,蔡元培倡导新文化运动,提出了“_____”,美学观念的变化,使中国的工艺美术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变化。

【答案】以美育代宗教

14.元代著名的纺织工艺家_____,对我国棉织工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答案】黄道婆

15.我国最早的关于工艺的专门著作_____,总结了各种工艺制作的科学经验。

【答案】《考工记》

16.宋代民间瓷窑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磁州窑;吉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

17.浙江东阳被称为“_____”。东阳木雕的影响范围较广,属于这一工艺系统的,有上海、杭州、广州,以至南洋一带。

【答案】雕花之乡

18.在我国的丝织工艺中,南京的云锦、成都的_____、杭州的_____、广西的_____、苏州的缂丝等都是著名的品种。

【答案】蜀锦;织锦缎;壮锦

三、简答题

19.简述编织工艺的特点。

【答案】(1)就地取材

无论是漫山遍野的竹、藤、棕、草,还是农业副产品如麦科、玉米皮等,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科学的发展,还提供了人造纤维、塑料等新的编织材料。

(2)价廉物美

劳动人民用精巧的手艺,将普通的材料制成适用而又美观的生活用品,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3)广泛的技术力量

在许多传统的编织工艺地区,妇女儿童们都娴熟编织手艺,是一支重要的生产力量,编织工艺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4)浓厚的民间工艺特色

编织工艺是由劳动人民自行设计、自己制作的。它充分运用材料的天然色泽,发展了编织的各种方法,也体现了劳动人民朴质、简洁、大方的审美要求和艺术特色。

20.宋代工艺美术和唐代的风格有什么不同? 宋代工艺美术的风格形成原因是什么的?

【答案】宋代工艺美术风格与唐代的工艺美术风格形成极大的反差。这是由宋代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化和审美思潮等时代因素造成的。新儒学取得了主导地位,政治上文人士大夫阶层称为社会中坚商品经济也比较发达,工艺成为了士大夫和市民文化的代表。但宋又偏安一隅,少数民族成为政权的威胁,这种现状让宋人追求民族精神,使其工艺呈纯粹的汉族风格。这样的社会状态,宋代的工艺美术显得清秀有余而气魄不足,有相对封闭,内倾,清新雅致的特征。从宋开始,中国人的审美走到了认为“初发芙蓉”比“错彩镂金”更美的更高审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