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长江大学历史文献学313历史学专业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长江大学历史文献学313历史学专业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 2 2018年长江大学历史文献学313历史学专业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二) . 14 2018年长江大学历史文献学313历史学专业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三) . 27 2018年长江大学历史文献学313历史学专业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四) . 40 2018年长江大学历史文献学313历史学专业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五) . 51
一、单项选择题
1.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与解放战争时期的土改最主要的区别是( )。
A. 采取保护富农经济的政策
B. 没收地主土地
C. 稳定民族资产阶级
D. 保护中农
【答案】A
【解析】中国历史上三次土改,三次之间的区别:第一次是民族主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致抗日,全国一致反抗日本侵略。第二次是阶级斗争时期,中国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实行有阶级区分的土地政策,联合贫下中农对抗资产阶级。第三次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措施,所以保留了富农经济,减少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阻力,为经济恢复建设提供稳定的保障。
2. 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斗争的第一个回合是( )。
A. 共和与专制之争
B. 立宪与共和之争
C. 问题与主义之争
D. 文学革命与文学改良之争
【答案】C
【解析】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和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潮在社会改造的声浪中竞相传播,互相批评和斗争是不可避免的。从1919年到1922年,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了三次争论。1919年下半年,马克思主义与实验主义的改良主义进行了关于“问题与主义”的争论,问题与主义的论争是社会革命论与社会改良主义的论争。接下来是关于社会主义的论争,是关系到中国要不要走社会主义道路,要不要组织无产阶级政党,要不要用革命的手段来改造中国社会的大争论。第三次是同无政府主义的争论,马克思主义者批判了无政府主义者反对一切强权、一切国家的谬论,强调了用革命手段夺取政权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
3. 毛泽东于1928年10月到1930年1月间相继写成三部著作,建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下列著作中,( )不在此列。
A.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井冈山的斗争》
C. 《论持久战》
D.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答案】C
【解析】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开辟、红军队伍的扩大,表明中国革命已经走上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但中央一些领导人对建立农村根据地的极端意义和革命重心应向农村转移的问题并不理解,而仍然坚持“城市中心”。因而有必要对农村武装割据问题进行理论上的说明,以推动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毛泽东在革命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理论探索,于1928年10月到1930年1月相继写成《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这些著作总结了共产党领导武装起义和开辟农村根据地的经验,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特点,建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4. 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以后进行的工商业合理调整,核心内容是调整( )。
A. 劳资关系
B. 供销关系
C. 产销关系
D. 公私关系
【答案】D
【解析】中共七届三中全会针对市场物价趋于稳定后私营工商业出现困难局面而确定的合理调整工商业的工作,在会后迅速展开,1950年9月底基本完成。调整的范围很广,主要是三个基本环节:(一)调整公私关系,即调整国营经济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关系;(二)调整劳资关系。
(三)调整产销关系,主要是克服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上述三个方面,核心是调整公私关系。这其中的重要一环是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这些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的实行。
5. 国民党成立了用来协调战时的金融政策及其各银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组织是( )。
A. 中国银行
B. 中央银行
C. 交通银行
D. 四联总处
【答案】D
【解析】1939年9月8日,国民党的四大银行,建立了“四行联合办事总处”以协调战时金融政策及诸行间相互关系。蒋介石任理事会主席,总揽一切事物,对四行进行战时管理,从而控制了大后方的金融命脉。
6. 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的共同点在于( )。
①都反对袁世凯的反动统治
②都是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
③都由国民党领导
④都是辛亥革命的余波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二次革命是孙中山等国民党人发动的反对袁世凯的武装革命; 护国运动是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为反对袁世凯称帝而发动的武装革命; 护法运动则是指由孙文领导,反对北洋政府,在广州另立中华民国军政府的行动。三者都是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也都是辛亥革命的余波。
7. 下列哪一项不是共产党在抗战期间建立的革命根据地? ( )
A. 晋察冀根据地
B. 冀鲁豫根据地
C. 湘鄂赣根据地
D. 陕甘宁根据地
【答案】C
【解析】湘鄂赣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的,位于湖南、湖北、江西三省边界地区,又称湘鄂赣苏区。1928年7月,平江起义成立的红军第5军和平江县苏维埃政府,推动了这一地区革命斗争的发展。同年11月,红5军主力转往井冈山后,留下的一部红军编为红军支队在湘鄂赣边界地区坚持游击战争,发动群众,建立农村苏维埃政权。
8. 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中,认为红色政权能够在周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之下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
A. 全国革命形势的必然发展
B. 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C. 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及其政策的不错误
D. 各派反动军阀间的分裂和战争
【答案】D
【解析】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论述的要点之一是,红色政权区域虽然处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之中,但它的长期存在并日益发展是可能的。根本原因是:中国是一个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了各派军阀间的继续不断的斗争。这种白色政权问的分裂和战争,使反动统治出现缝隙,给红色政权的发生和坚持提供了可乘之机。此外还有四个条件:1926年和1927年革命影响的遗留; 全国革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