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低温等离子体去除室内空气微生物和颗粒物的研究

关键词:直流电晕放电;室内空气;颗粒物;微生物;灭活

  摘要

研究表明,大多数空气污染物的室内浓度高于室外,而人的一生大约有7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对于城市人群此数值更是高达80%~90%以上。因此,室内空气质量是影响人们身心健康和生活、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开展室内空气污染净化技术研究,以保障或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意义重大。从理论上分析,借助高压电场及其放电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可实现室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微生物和细颗粒物的同步去除,是一种具有实际应用前景的室内空气净化技术。本研究以室内空气微生物(细菌、真菌) 和颗粒物(TSP、PM10、PM2.5) 为目标污染物,实验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室内空气时,电源极性、电极间距、气体停留时间等对不同场所室内空气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探索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室内空气微生物和颗粒物的机制,研究表明:1) 直流电晕放电等离子体对空气中不同粒径的微生物 (0.65~2.1μm、2.1μm) 和粗颗粒物(TSP和PM10) 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对细颗粒物(PM2.5) 去除效果不明显。2) 对于颗粒物的去除,负极性电晕放电优于正极性;对于微生物的去除,正极性电晕放电优于负极性;低温等离子体去除真菌的效果优于细菌。正、负直流电晕放电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组成不同和微生物耐氧化能力存在差异是导致上述结果出现的可能原因。3) 相同条件下,电晕放电装置对颗粒物的去除率低于其对微生物的去除率,这是因为微生物粒子除能在放电电场中被捕集去除之外,还能在等离子体作用下直接灭活。4) 使用8mm极板间距的微生物和颗粒物去除效果优于4mm,这是因为前者气流在放电区停留时间更长,微生物与等离子体活性物种发生碰撞而被灭活的机率更高,颗粒物荷电并被收尘极捕集的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