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华大学园林植物(同等学力加试)之园林树木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名木

【答案】“名木”指具有历史意义、文化科学意义或其他社会影响而闻名的树木,树龄也往往超过百年。其中,有的以姿态奇特,观赏价值极高而闻名,如黄山的“迎客松”;有的以历史

;有的以奇闻轶事而闻名,事件而闻名,如北京市景山公园内原崇祯皇帝上吊的槐树(现已无存)

如北京市孔庙的侧柏。

2. 树液流动开始期

【答案】“树液流动开始期”是指树木以新伤口出现水滴状分泌液为标志的时期。如核桃、葡萄(在覆土防寒地区一般不易观察到)等树种。

3. 乡土树种

【答案】“乡土树种”指在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下,长期自然选择而能适生的树种,对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较强的适应性,用来造林容易成功。如湖北的湖北海棠等。

4. 花芽分化

【答案】“花芽分化”指植物生长点由营养生长开始向生殖生长转化的分化过程。树木花芽分化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狭义的花芽分化是指形态分化;广义的花芽分化,包括生理分化、形态分化、花器的形成与完善直至性细胞的形成。

5. 生态因子

【答案】“生态因子”是指对植物的生存、生长和分布等有直接、间接影响的因子,如光照、温度、空气、水分、土壤因子、地形地势因子、生物因子、人类的活动等。

6. 基调树

【答案】“基调树”指各类园林绿地均要使用的、数量最大能形成全城统一基调的树种,一

般以1〜4种为宜,应为本地区的适生树种。如武汉常见基调树种品种有:龙柏、石楠、桂花等。

7. 植物化感作用

【答案】“植物化感作用”是植物生态学新的分支学科生态生化学研究内容的一部分,指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特定的次生物质从而对邻近其它植物(含微生物及其自身)生长发育产生的有益和有害的影响。

8. 生活型

【答案】“生活型”是植物对所在环境综合条件长期适应而表现在外貌上的类型。它是植物体与环境间某种程度上统一性的反映。具有相同生活型的各种植物,表示它们对环境的适应途径和方式是相同的。

二、简答题

9. 简述宿根花卉的特点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答案】宿根花卉是指可以生活几年到许多年而没有木质茎的植物。

(1)特点

使用方便经济,一次种植可多年观赏。

大多数种类(品种)对环境要求不严,管理相对简单粗放。

种类(品种)繁多,形态多变,生态习性差异大,应用方便,适于多种环境应用。

观赏期不一,可周年选用。

是花境的主要材料,还可作专类园布置。

适于多种应用方式。

许多种类抗污染,耐瘠薄,是街道、工矿区、土壤瘠薄地美化的优良花卉。

不同地区可露地过冬的宿根花卉种类不同,是可形成地方特色的植物。

(2)应用

宿根花卉在园林中可用作花境、花坛、种植钵、花带、花丛花群、地被、切花、干花、垂直绿化的材料。

10.比较浙江樟与细叶香桂的区别。

【答案】浙江樟与细叶香桂的区别如下表:

11.简述竹子地下茎的类型及其特点。

【答案】竹子的地下茎是竹类植物在土中横向生长的茎部,有明显的分节,节上生根,节侧有芽,可以萌发为新地下茎或笋而出土成竹。按植物学的观点,地下茎是“竹树”的主茎,竹秆是“竹树”的分枝,一片竹林或一个竹丛,尽管地上分生许多竹秆,而在地下则互相连接,起源于同一或少数“竹树”的主茎。根据竹子地下茎的分生繁殖特点和形态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型:

(1)合轴丛生型:无真正的地下茎,顶芽直接出土成竹,此类地下茎,不能在地下作长距离的蔓延生长,顶芽抽笋,长成的新竹一般都靠近老秆,形成密集丛生的竹丛,杆柄不延伸,杆在地面上丛生,状若推轮,如刺竹属、慈竹属、单竹属、思劳竹属、牡竹属等;

(3)单轴散生型:有真正的地下茎,地下茎细长,横走地下,称为竹鞭,竹鞭有节,节上生

根,称为鞭根,每节生一芽,交互排列,有的芽抽成新鞭,在土壤中蔓延生长,有的芽发育成笋,出土长成竹秆,稀疏散生,逐渐发展而为成片竹林,如刚竹属、唐竹属等竹种;

(4)复轴混生型:有真正的地下茎,侧芽出土成竹,兼有单轴型和合轴型地下茎的繁殖特点,杆有丛生又有散生,如茶秆竹属、苦竹属、箭竹属、箬竹属、赤竹属等竹种。

12.简述赔梅的园林用途和适生环境。

【答案】腊梅是我国特产的传统名贵观赏花木,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蜡梅文化。蜡梅花开春前,为百花之先,特别是虎蹄梅,农历十月即放花,故人称早梅;蜡梅先花后叶,花与叶不相见,花开之时枝干枯瘦,故又名干枝梅;蜡梅花开之日多是瑞雪飞扬,欲赏蜡梅,待雪后,踏雪而至,故又名雪梅。

(1)园林用途:蜡梅花开在寒冬腊月间,花黄如腊,又芳香宜人,为冬季观赏佳品,是我国特有的珍贵观赏花木。一般以孤植、对植、丛植、群植配置于室前、墙隅均极适宜;作为盆花、桩景和瓶花独具特色。我国传统上喜欢配植南天竹,冬天时红果、黄花、绿叶交相辉映,可谓色、香、形三者相得益彰,更具中国园林的特色。

(2)生长习性:性喜光,略耐侧荫,耐寒。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最好,碱土、重粘土生长不良;喜肥,耐干旱,有“旱不死的腊梅”之说,忌水湿。耐修剪,抗氯气,二氧化硫污染能力强。

13.适合作绿篱、绿雕塑的树种选择要求有那些?列举10种,并写出科名及观赏特。

【答案】(1)树种选择要求

绿篱的选择要求:有较强的萌芽更新能力和较强的耐阴能力,耐修剪,生长缓慢,枝叶稠密,下枝不致凋落,对灰尘、污染抵抗力强,病虫害较少,无恶臭或毒性,常为常绿树种。

绿雕塑的选择要求:耐修剪,萌芽力较强,较耐阴,生长缓慢,叶片较小,常以常绿针叶树为主,以及一些常绿阔叶树种,或枝条长且柔软的树种。

(2)10例树种

,观赏特性:叶黄色。

金叶女贞(木犀科)

,观赏特性:树冠圆柱形,春季密集白色小花,夏季红果累累。

珊瑚树(忍冬科)

,观赏特性:叶小圆形,入秋变色,秋日黄花,秋季果红。

小檗(小檗科)

,观赏特性:春季满树白花,有芳香。

小蜡(木犀科)

,观赏特性:树干丛生,枝叶扶疏,黄花蓝果。

十大功劳(小檗科)

,观赏特性:叶小枝茂,花色丰富,着花繁多。

海桐(海桐科)

,叶小而光亮,枝叶疏散,青翠可爱。

黄杨(黄杨科)

,叶黄绿色,小枝片状直立。

千头柏(柏科)

,树冠整齐,叶色光亮,假种皮橘红色。

大叶黄杨(卫矛科)

,观赏特性:叶背银白色或褐色,花白色芳香,果红色。 胡颓子(胡颓子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