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题库>感染性疾病题库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 5个月女孩,因发热3天,呕吐2天伴惊厥2次就诊。平时体健,已接种卡介苗,否认有结核接触史。如果患儿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抗生素的选择()

A . A.红霉素+丁胺卡那
B . 万古霉素
C . 青霉素+氨苄西林
D . 氯霉素
E . 利福平

患者男性,10岁,因“爆竹爆炸致右眼烧伤后30分钟”来诊。查体:右眼角膜完全混浊,呈乳白色,看不到虹膜,眼内结构不能窥见。最准确的诊断为() A.右眼角膜轻度烧伤。 右眼角膜中度烧伤。 右眼角膜重度烧伤。 右眼角膜特重度烧伤。 右眼玻璃体重度烧伤。 患者男,65岁,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3年,服用“胺碘酮”,近半年来发作较前频繁,每月均有发作,心悸发作持续3d就诊。既往原发性高血压史8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1年。查体:血压150/80mmHg,双肺无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25次/min,心律绝对不齐,未及杂音。该患者既往未服用抗栓治疗,可采用的治疗措施包括() A.静脉注射西地兰。 B.电复律。 C.静脉注射胺碘酮。 D.低分子肝素抗凝。 E.口服华法林。 表皮样囊肿是由()。 皮肤碎片植入而产生。 皮脂腺管被堵塞而产生。 胚胎发育时内胚叶遗留产生。 胚胎发育时外胚叶遗留产生。 胚胎发育时皮脂腺异常发展而产生。 男性,35岁,贫血已半年,经各种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肝肋下2cm,脾肋下1cm,浅表淋巴结未及。血象:RBC2.30×1012/L,Hb70g/L,WBC3.5×109/L,白细胞分类可见幼稚粒细胞为3%,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呈Pelger畸形,PLT46×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为3%,早幼粒为4%,红系有巨幼样变,可见小巨核细胞。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为(+++),铁粒幼细胞为47%,环形铁粒幼细胞为19%。以下何种疾病不会出现铁粒幼细胞增多() A.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患者男性,10岁,因“爆竹爆炸致右眼烧伤后30分钟”来诊。查体:右眼角膜完全混浊,呈乳白色,看不到虹膜,眼内结构不能窥见。关于患者的下一步治疗,叙述错误的是() A.抗感染以局部应用抗生素为主。 为防止虹膜睫状体粘连,可用1%阿托品充分散瞳。 为防止角膜穿孔,早期不能应用皮质激素。 为防止角膜穿孔,可滴用2%柠檬酸钠或5%半胱氨酸液。 为防止睑、球结膜粘连,每日用消毒玻璃棒分离结膜囊2~3次。 5个月女孩,因发热3天,呕吐2天伴惊厥2次就诊。平时体健,已接种卡介苗,否认有结核接触史。如果患儿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抗生素的选择()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