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索赔的应用之案例分析 1.背景 某公司中标承建城市南外环道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一是挖方段遇到了工程地质勘探报告没有揭示的岩石层,破碎、移除拖延了23d时间;二是工程拖延致使路基施工进入雨期,连续降雨使土壤含水量过大,无法进行压实作业,因此耽误了15d工期。三是承包方根据建设单位指令对相接道路进行罩面处理,施工项目部对形成增加的工作量作为设计变更调整工程费用。 2.问题 (1)事件一造成的工期拖延和增加费用能否提出索赔,为什么? (2)事件二造成的工期拖延和增加费用能否提出索赔,为什么? (3)事件三形成的工程变更部分应如何调整费用?
【背景】:某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该工程采用边设计边施工的方式进行,合同的部分条款如下: ××工程施工合同书(节选) 一、协议书 1.工程概况 该工程是位于某市的××路段的城市桥梁工程,上部为连续混凝土箱梁结构,下部为混凝土灌注桩承台结构(其他概况略)。 2.承包范围 承包范围为该工程施工图所包括的所有工程。 3.合同工期 合同工期为2004年2月21日~2004年9月30日,合同工期总日历天数为223d。 4.合同价款 本工程采用总价合同形式,合同总价为:陆仟贰佰叁拾肆万元整人民币(¥6234。00万元)。 5.质量标准 本工程质量标准要求达到承包商最优的工程质量。 6.质量保修 施工单位在该项目的设计规定的使用年限内承担全部保修责任。 7.工程款支付 在工程基本竣工时,支付全部合同价款,为确保工程如期竣工,乙方不得因甲方资金的暂时不到位而停工和拖延工期。 其他补充协议 1.乙方在施工前不允许将工程分包,只可以转包。 2.甲方不负责提供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和地下主要管网线路资料。 3.乙方应按项目经理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 4.涉及质量标准的变更由乙方自行解决。 5.合同变更时,按有关程序确定变更工程价款。 【问题】 (1)该项工程施工合同协议书中有哪些不妥之处?并请指正。 (2)该项工程施工合同的补充协议中有哪些不妥之处?请指出并改正。 (3)该工程按工期定额来计算,其工期为212d,那么你认为该工程的合同工期应为多少天? (4)确定变更合同价款的程序是什么?
市政公用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应用之案例分析 1、背景 某公司中标承接市政工程施工项目,承包合同价为4000万元,工期12个月。承包合同规定: (1)发包人在开工前7d应向承包人支付合同价20%的工程预付款,其中主要材料费用占65%。 (2)工程质量保证金为承包合同价的5%,发包人从承包人每月的工程款中按比例扣留。 (3)当分项工程实际完成工程量比清单工程量增加10%以上时,超出部分的相应综合单价调整系数为0、95。 (4)规费费率2、8%,以分部分项工程合价为基数计算;税金率3、41%。 (5)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①工程开工后,由于地下情况与原始资料不符,进行了设计变更,该项工程工程量共计l200m3;完成该项工程耗用的资源为:人工28个工日,工资单价78元/工日;材料赞共计2000元;机械13个台班,机械每台班单价为980元。双方商定该项综合单价中的管理费以人工费与机械费之和为计算基础,管理费率为15%;利润以人工费为计算基数,利润率为18%。 ②工程进行的前4个月按计划共计完成了1066、67万元工作量。在工程进度至第5个月时,施工单位按计划进度完成了330万元建安工作量,同时还完成了发包人要求增加的一项工作内容。增加的工作经工程师计量后,该工程量为400m3。经发包人批准的综合单价为300元/m3。 ③施工至第6个月时,承包人向发包人提交了按原综合单价计算的该项月已完工程量结算报告360万元。经现场计量,其中某分项工程经确认实际完成工程数量为500m3(原清单工程数量为350m3,综合单价900元/m3)。 2、问题 (1)计算该项目工程预付款及其起扣点。 (2)计算设计变更后的工程项目综合单价。 (3)列式计算第5个月的应付工程款。 (4)列式计算第6个月的应付工程款。
树木栽植与在树移植技术之案例分析 1.背景 某园林公司中标承接了绿化施工工程,其中移栽大雪松五棵。施工项目部依据施工方案首先对五棵树做了阴阳面标记,并挖好了四棵树的土球,土球直径2。5m,用木箱进行了包装。第五棵树在沟渠边,只能带半个土球,土球直径1.Om,用8号尼龙绳进行包扎后用拖车运到了工地。其中三棵树顺利地吊人准备好的树穴,甲方代表认为三棵树一样高不好,边上一棵阴面比阳面感官好,要求施工人员把边上的一棵树转1800,并下降了0。7m栽植。另外两棵树由于位置较远,吊车无法入位,施工队用人工抬入树穴。五棵树均用直径80mm的竹竿进行了固定。三个月后第五棵树和下降栽植的树死亡。 2.问题 (1)本次移栽成活率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验收标准? (2)竹竿支撑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为什么? (3)分析两棵树死亡的主要原因及责任界定。
()是施工的依据。 ["A、设计前的测量","B、设计测量","C、施工放线测量","D、竣工测量"]
园林假山掇石工艺与技术要点之案例分析
1.背景
西北某园林假山工程,采用新型的塑山材料一玻璃纤维强化水泥(简称GRC)工艺现场制作,由于山形塑造过程中设计方案变更导致工期延误一月,原定10月30完工前完成最后的假山表面纹理处理及设色工序,顺延至12月5日竣工,翌年春季发现山体表面局部成片状发白,且有粉末状附生物,影响假山的景观。
2.问题
(1)GRC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什么,如何对GRC产品进行养护?
(2)分析山体表面局部成片状发白,且有粉末状附生物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