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心理测量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信度与效度

【答案】信度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或用同一测量工具反复测量某人的同一种心理特质,则其多次测量的结果间的一致性程度,有时也称测量的可靠性。信度是衡量一个量表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信度系数愈高即表示该测验的结果愈一致、稳定与可靠。

效度是测量的有效性或正确性,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效度是对测量工具的最基本的要求。效度系数愈高即表示该测验测验能测量到所需要测的东西,测验越有效。

2. 合理建构法

【答案】合理建构法是一种人格测验的编制方法。该方法要求在某种人格理论指导下确定所要探讨的个性特征的结构并据此编制测验,故又称推理法。用这种方法编制问卷时,题目选择必须使其内容能测量要测的人格特征,内容效度是十分重要的。由此种方法编制的问卷为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EPPS )、詹金斯活动性调查表(JAS )。合理建构法对理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要求很高,这往往不容易保证。同时,由于依据内容本身取舍题目,因此会导致测验项目与测验目的联系太明显,即题目表面效度过高,这会影响测验的有效性。

3. 测量误差

【答案】测量误差是指实测值与真值之差。实测值是实际测量某种事物或现象时所获得的测定值,也称实测分数X 。真值是被测量的事物或现象的真实规模的取值,也称真分数r 。两者之差即称为测量误差或误差分数E 。测量误差可分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前者受各种偶然因素影响,使多种测量结果不一致,它对测量的信度、效度都有影响;后者又称恒定误差,由稳定因素引起的方向和大小有规律可循的误差,只影响测量的效度,不影响信度。

4. 团体测验

【答案】团体测验是在同时间内由一位主试(必要时可配几名助手)对多数人施测的测验方式。此类测验的优点主要在于可以在短时间收集到大量资料,因此在教育上被广泛采用。团体测验的缺点是被试的行为不易控制,容易产生测量误差。

5. 百分等级

【答案】百分等级是使用得最广泛的表示测验分数的方法。一个分数的百分等级可定义为在常模团体中低于该分数的人数百分比。百分等级指出的是个体在常模团体中的相对位置,等级越

低,个体所处的地位越差。

6. 艾森克人格问卷

【答案】艾森克人格问卷是由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教授编制的人格问卷。艾森克认为人格是由一系列可测量的特质构成的。他提出人格特质可用两个独立的基本维度描述:情绪稳定性——神经过敏、内向——外向,这两种维度都是连续的,后来艾森克又补充了精神质这一维度。EPQ

,E 、N 、P 分别测量三有成人和青少年两种问卷。每种问卷皆包括四个分量表(即E 、N 、P 、L )

个人格维度,L 是效度量表,测量说谎和掩饰。其中,E 为内外倾性,N 为情绪性,P 为精神质,L 为测定被试的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或者测定其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平。

7. 能力倾向

【答案】能力倾向是一个人的潜在能力,此种潜能予以训练后,容易使个人获得某种知识和技能。能力倾向测验

8. 陆军甲种测验

【答案】陆军甲种测验是第一个团体智力测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需要迅速并有效地选拔士兵和军官,为了适应这种要求,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耶克斯及桑代克等人认为可用测验进行选拔,于是将推孟的学生欧提斯尝试性编制的团体智力测验(主要是将斯坦福一一比奈量表改编成为纸笔测验)运用于军队,称做陆军甲种测验。此后又编制了适用于母语为非英语及文盲的陆军乙种测验,这两个测验对于战争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9. 年级当量

【答案】在教育成就测验上,经常采用年级当量来解释分数。年级当量是把学生的测验成绩与各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比较,看他相当于几年级的水平。这种年级量表选择题目与指定分数的方法步骤与年龄量表类似,所不同的是用年级水平代替了年龄水平。

10.鉴别指数

【答案】鉴别指数是项目分析中区分度的一个指标,即确定测验项目区分个体所测能力高低的程度指标。项目分析的一个最简单的估计方法是比较两个极端效标组,即将所有被试在某个测验上的分数从高到低依序排列,划分出高分组和低分组;分别求出此两组在每一题目上的通过率;再求出高分组与低分组通过率之差。其范围在+1.00〜-1.00之间。+1.00表示鉴别指数最高,-1.00表示鉴别指数最低。鉴别指数越高,题目的鉴别性能即区分能力越好。

二、简答题

11.能力倾向测验与特殊能力测验在应用上有何区别?

【答案】能力倾向测验的目的不在于总结过去,而在于预测将来,即预测个体在将来的学习或工作中可能达到的成功程度。特殊能力测验一般针对于一种特殊能力所包含的各方面因素进行

测量,测验性质介于成就测验和能力倾向测验之间,其内容与相应的专业或职业训练的重点是一致的,而测量目的既想了解个体在此专业领域的既有水平,又想预测个体今后在此专业领域成功的可能性。两者在应用上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1)能力倾向性测验包含的能力较多,并且对每种能力的测量不深入,但是特殊能力测验是对能力倾向测验中所涉及的某方面的能力的深入探讨,它对能力的范围涉及很小,主要是精化于某个具体的能力。

(2)能力倾向测验关注于测量个体所具有的能力,而特殊能力测验关注于个体某方面的能力发展到何种程度。

12.简要介绍心理投射技术及你对它的认识。

【答案】(1)有关投射的定义与概念。

投射技术,或者投射分析的特点是,用模糊的刺激材料,让被试者进行开放式的反应,从而以隐蔽的方式评估被试者整体的(无意识)人格。经常应用于心理测验中,并且是心理测验的另一门类。

投射测验指测验中所用的刺激多为意义不明确的各种图形、墨迹或数字,让受测者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下,自由地做出反应,由对反应结果的分析来推断其人格。

投射的意义是指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等个人特征无意识的投射到外界事物上,通过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这种方法的机理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理论中的外射机制。这类测验主要以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简称TAT )、文字联想测验、画人或画树测验为代表。

(2)投射测验的理论假定

①人们对外部事物的解释性反应都是有其心理原因的,同时也是可以给予说明和预测的;②人们对外部刺激的反应虽然决定于所呈现的刺激的特征,但反应者过去形成的人格特征、他当时的心理状态以及他对未来的期望等心理因素也会渗透在他对刺激的反应过程及其结果之中;③因为个人的人格会无意识地渗透在他对刺激情境的解释性反应之中,所以,通过向受测者提供一些意义模糊的刺激情境,让受测者对这种情境做出自己的解释,然后通过分析他解释的内容,就有可能获得对受测者自身的人格特征的认识。

(3)投射测验的特点

①测验材料没有明确的结构和确切的意义,这就为受测者提供了针对测验材料进行广阔自由联想的机会和空间。

②受测者对测验材料的反应不受限制,可以根据自己对测验材料的理解作任何想像式解释,因此受测者对测验材料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决定于测验材料的性质,而是决定于受测者的人格特征和当时的心理状态。

③测验的目的具有明显的隐蔽性,受测者事先并不知道施测者对他的反应作何心理学的解释,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受测者的伪装和防卫,使测验的结果更能反映受测者真实的人格特征。

④测验结果的解释重在对受测者的人格特征获得整体性的了解,而不是对某个或某些单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