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之中国文化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选择题

1. 屈原是在哪一条江投水自杀的? ( )

A. 珠江

B. 汉江

C. 泪罗江

D. 鸟江

【答案】C

【解析】泪罗江的出名,主要是因屈原的关系。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的政治家、诗人屈原被流放时,曾在泪罗江畔的玉荀山上住过。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郧被秦军攻破,屈原感到救国无望,投泪罗江而死。

2. 春秋到战国初年,和儒家并称显学的是( )。

A. 法家

B. 道家

C. 墨家

D. 阴阳家

【答案】C

【解析】正当儒学大兴的时候,还有一个影响广泛的学派,这就是墨家,它在战国时代与儒学并称为两大“显学”。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

3. 东周的都城在今天的( )。

A. 西安

B. 北京

C. 洛阳

D. 许昌

【答案】C

【解析】公元前770年,周幽王在申国和犬戎联军的攻打下,兵败被杀,西周灭亡,其子周平王继位,将都城东迁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史称“东周”

4. 以下姓氏中,其来源与官职有关的是( )

A. 姜B. 韩C. 史D. 孟。

【答案】C

【解析】以官职为姓。如司马、司空、司徒、司寇、史、理、钱、宗、帅等。

5. 唐代对绘画有四种评价标准,到了宋代( )成为对画作的最高评价。

A. 逸品

B. 神品

C. 妙品

D. 能品

【答案】A

【解析】宋代时,黄体复在《益州名画录》中把“逸品”列为首位,“逸格”是指不注意绘画的规矩,笔墨精炼,意趣出常; “神格”指形神兼备,立意妙合自然; “妙格”指绘画得心应手,笔墨精妙;“能格”指有功力,能生动表现对象物的作品。

6.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喜爱的植物、花木,并以此寄托情感,比喻某种品格,中国也有“岁寒三友”之说,“岁寒三友”是指( )。

A. 松、柏、梅

B. 松、蓬、梅

C 松、竹、梅

D. 松、柳、梅

【答案】C

【解析】古人以“梅、兰、竹、菊”为“四君子”:以“松、梅、竹”为“岁寒三友”

7. 《搜神记》为( )出现的志怪小说,主要记录了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

A. 春秋时期

B. 汉代

C. 晋代

D. 唐代

【答案】C

【解析】中国的古典小说发源于先秦的神话传说,后来又吸收了史传文学和寓言散文的一些东西,至汉代出现了将历史故事与民间传说结合在一起的作品。魏晋以后出现了“六朝小说”,一类“志人”,主要记载十族阶层的遗闻逸事,代表作为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一类“志怪”,主要记述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多神仙鬼怪,代表作为干宝的《搜神记》。

8. 预言“21世纪将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的是( )先生。

A. 钱玄同

B. 袁晓园

C. 吕叔湘

D. 安子介

【答案】D

【解析】数千年来,汉字为记载和传承中国文化,作出了光照千秋的贡献。但是,由于汉字的形体太繁,学识不易,从清末以来许多学者探索改革的方案。香港的安子介先生是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他以全新的角度分析汉字结构,著《解开汉字之谜》,预言“21世纪将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还发明了“安子介汉字六位数计算机编码法”和“安子介写字机”,为汉字的推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9.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 )的诗句。

A. 陶渊明

B. 李白

C. 杜甫

D. 朱熹。

【答案】D

【解析】南溪书院为朱熹的出生地和少年读书之处,朱熹有一首诗叫《活水亭观书有感》,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的就是此地。

10.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各家学派都要通过办学来扩大影响,于是私学高度繁盛,其中以( )两大学派的私学规模最大。

A. 墨、阴阳

B. 儒、法

C. 儒、道

D. 儒、墨

【答案】D

【解析】最早的私学创立者是孔子,他的儒学注重诗、书、礼、乐,同时重视言、德、政、文等才能的培养。与儒学并行的还有墨学,墨学重视实际生产技能的培养,同时也注重对力学、光学和几何学的研究。

二、填空题

11.中国古代研究汉语经典语言的文字、音韵、训话的学问称为_____

【答案】小学

【解析】古代小学先教授六书,所以把研究文字、训话、音韵方面的学问称为小学。“中国传统语言学”是指中国古代研究语言文字的学问,这门学问古代称为“小学”。“小学”开始是指为贵族子弟设置的初级学校。

12.唐朝时_____和尚六次东渡日本,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

【答案】鉴真

【解析】扬州大明寺僧人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排除一切险阻,六次冒死东渡,终于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