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844中国通史[专业硕士]之中国古代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尼布楚条约》
【答案】《尼布楚条约》是指中俄间签订的第一个边境条约。雅克萨之战后,中俄议和。康熙二十八年,清朝代表索额图与俄国代表戈洛文在尼布楚签订此条约故得名。条约内容以满、俄和拉丁文三种文字签订,并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东西边界,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清政府同意把贝加尔湖以东的尼布楚之地划归俄国。该条约从此确立了俄国和中国的现代疆界。
2. 神策军
【答案】神策军是指唐朝后期的北衙禁军。神策军原为西北的戍边军队,唐玄宗时哥舒翰击败吐蕃,在天宝十三载0754年)置神策军于挑州(治今甘肃临潭)磨环川,以成如谬为军使,统兵戍边,防遏吐蕃。“神策”为地名,系军事据点。其后神策军进入京师并成为唐王朝的最重要禁军,负责保卫京师和宿卫宫廷以及行征伐事,为唐廷直接控制的主要武装力量,是唐朝维持统治的最重要的军事支柱。
3. 《史通》
【答案】《史通》是唐代刘知几所编撰的一部史评类史书。《史通》成书于710年,共二十卷,分内篇、外篇各十卷。内篇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而外篇主要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
,之得失。强调史家须兼具“史才”、“史学”、“史识”三长,“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不掩恶,不
,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 虚美”
4. 青铜时代
【答案】青铜时代又称青铜器时代、青铜文明,是以青铜制造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武器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青铜是红铜与锡或铅的合金,因为颜色青灰,故名青铜。青铜文化最早出现在伊朗南部、土耳其和美索不达米亚一带,欧洲、埃及、印度等稍后,美洲较晚。中国的青铜时代则从公元前21世纪起到前5世纪结束。青铜器的普遍使用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条件逐渐丰富,对提高社会生产力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5. 炎帝
【答案】炎帝是传说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一说即神农氏(或神农
,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氏的子孙)
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墙之事,教百姓耕作,使百姓得以丰食足衣; 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
尝遍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 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其族人最初的活动地域在今陕西南部,后沿黄河向东发展,与黄帝发生冲突,在阪泉之战中被黄帝战败,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合并,组成华夏族,所以今日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后代”。
6. 更戍法
【答案】更戍法是北宋实行的一项军事政策。通过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的方式,防止军队为将领所独有。由于将领不随之调动,便出现了“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的局面。此法虽对防止将领专权有利,却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宋神宗时,更戍法被罢废。
7. 元嘉之治
【答案】元嘉之治是指南朝宋文帝时出现的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局面。因年号为元嘉,故名。主要措施:①提倡文化,整顿吏治,清理户籍,重视农业生产; ②在东晋义熙土断的基础上清理户籍,下令免除百姓欠政府的“通租宿债”; ③又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一系列措施,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社会生产有所发展,经济文化日趋繁荣。“元嘉之治”衰败于宋孝武帝时期。孝武帝对元嘉时期制度多所改革。他的改制除少数有积极作用外,大多祸国殃民,从而加速了刘宋王朝的灭亡。
8. 平王东迁
【答案】平王东迁是指周平王从镐京迁到洛邑的事件,发生在东周初期。宣王死后,幽王继位,昏庸暴庆,宠爱褒姒,废申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后,以其子伯服为太子,引起朝政混乱,诸侯叛离。因申后是申侯的女儿,申侯联合增与犬戎等部,十公元前771年,发兵进攻宗周,攻占镐京,周幽王点起烽火求援,众诸侯因曾被烽火所戏而不加理会,幽王被杀于骊山之下。诸侯拥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晋文公、郑武公、秦襄公、卫武公等平定关中,因镐京曾发生过地震受损,又接近戎、狄等外患,故护送平王迁都于洛邑,东周开始,史称“平王东迁”。
9. 《三国志》
【答案】《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其中,《魏书》2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共65卷。作者是西晋陈寿。《三国志》记载了自东汉末黄巾起义至西晋灭吴的近百年历史。选材精审,文辞简洁。但因过于简略,时有脱漏。刘宋裴松之作《三
,引书达140多种,与原书具有同样的价值。 国志注》
10.儒家
【答案】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是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
,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和“仁义”
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
,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 主张“有教无类”
,并认为“周礼”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在政治上,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
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二、简答题
11.简述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
【答案】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有:
(1)继续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①推恩令
汉武帝于公元前127年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在王国范围再行分封为侯国。
②左官律
,规定凡在诸侯王国任官者,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吏,并不得进入中汉武帝推行“左官律”
央任职。
③“附益法”
严禁封国的官吏与诸侯王结党营私。
④打击地方豪强
,设刺史按“六条问事”迁徙豪强; 任用酷吏诛杀豪强; 分全国为十三部(州)。
⑤作用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地方豪强势力受到了一定的打击,中央政权加强了地方的控制。
(2)加强中央集权
,由尚书、中书、侍中等组成,成为实际的决策机关,①限制相权。设“中朝”(或称内朝)
以丞相为首的“外朝”逐渐成为执行政务机关。
②颁行新的选用官吏制度。除按军功爵位选拔官吏和“任子”、“赀选”郎官之外,汉武帝推行察举制、征召制,并选用博士子弟。
③加强军队和法律建设。中央增设八校尉、期门军、羽林军、水军; 法律更为严密烦苛。 (3)新财经政策
①改革币制,铸币权收归中央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销毁私铸钱币,把钱币大全收归中央,成立了专门的铸币机构,由钟官、辨铜、技巧三官负责铸造五诛钱。
②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政策
a. 盐铁专营
汉武帝采纳孔仅和东郭咸阳的建议,把冶铁、煮盐、酿酒等私营权收归政府,在地方设立盐铁专卖署,由国家垄断经营,从而增加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公元前81年,曾议罢盐铁官营事,记
,取消了酒的专卖和关内铁官。 录成《盐铁论》
b. 均输平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