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05西方政治思想史之西方政治思想史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实证主义

【答案】实证主义是指一种19世纪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其代表人物是孔德、斯宾塞。他们打着科学的旗号,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解释社会现象; 用人类精神的发展来说明人类历史的进化; 用“爱”、“团结”和“社会有机体”等原则来协调两大阶级的对立,要无产阶级安分守己。以此为资本主义现存制度的合理性做辩护。

2. 罗尔斯与诺齐克

【答案】罗尔斯,新制度主义代表人物,代表著作《正义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和新古典主义政治学。在20世纪70-80年代,无论是政治哲学还是政治科学都不约而同地开始回归政治学最古老的传统,重新发现“制度”的价值。不同于极端自由主义者,罗尔斯从制度优先性人手而展开正义论论述。

在罗尔斯看来:“社会基本结构之所以是正义的主要问题,是因为它的影响十分深刻并自始至终。在此直觉的概念是:这种基本结构包含着不同的社会地位,生于不同地位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生活前景,这些前景部分是由政治体制和经济、社会条件决定的。”①罗尔斯相信整体结构决定个体行为,或者说罗尔斯是一个结构/制度决定论者。罗尔斯事实上是回归到政治学或哲学最古老的传统,即关注、解释和设计政治现实。罗尔斯的研究直接影响了哲学、伦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政治学重新发现了制度,形成了由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个人偏好、路径依赖等变量所构成的新制度主义。

诺齐克的《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具有很大的理论影响。从20世纪初以来,行为主义政治学以其科学主义的形式而成为西方最流行的学派,但它发展到70年代以后,这种只重视量化研究而不重视定性研究的倾向终于发生了改变。西方政治学义开始重新转向对传统政治学研究方法的侧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被人们冷落了近一个世纪的政治哲学开始复兴。

3. 宗教改革

【答案】宗教改革是指开始于欧洲16世纪基督教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该运动奠定了新教基础,同时也瓦解了罗马帝国颁布基督教为国家宗教以后由天主教会所主导政教体系,为后来西方国家从基督教统治下的封建社会过度到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奠定基础,因而西方史学界也直接称之为“改革运动”。宗教改革期间代表人物包括马丁·路德、慈运理、约翰·加尔文、门诺·西门斯、雅各布斯·阿民念、约翰·卫斯理及其后发展出来的新教徒教派。而狭义上的新教及宗教改革,通常

限定在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到1648年《威斯特法伦和约》的出台为止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基督教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4. 斯宾诺莎

【答案】斯宾诺莎是17世纪荷兰著名政治思想家,著有《伦理学》、《神学政治论》。他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最早提出并论证信仰与思想自由的政治思想家。斯宾诺莎将自由看作政治的目的,是对资产阶级自由观的经典表述。他继霍布斯之后,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提供了完整的理论论证,特别是从伦理学角度对自然权利做了详尽的阐述,论证了私有财产权和思想自由权的永恒性和合理性,加上他的演绎推理方法和对神学的批判,对后来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文艺复兴运动

【答案】文艺复兴运动是指欧洲由中古向近代转型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展示了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的革命热情和首创精神。在欧洲历史上,它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首次向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发起猛烈进攻,在文化诸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对日后欧洲文化和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这场运动大致可分为三阶段:①从14世纪到15世纪中叶,是文艺复兴初期,主要在文学领域展开; ②从15世纪中叶到16世纪末叶,文艺复兴逐渐走向繁荣,扩展到社会政治领域; ③从16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是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兴起的时期。一系列重大发现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世界和人类自身的认识。

6. 两剑论

【答案】两剑论是指中世纪西欧形成独特的王权与教权二元化的权力体系。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据上风。“两剑论”,是这一思想的代表之一。这个理论把精神权力和世俗权力比作两把剑,耶稣把这两把剑都交给了教会,一把供它使用,一把为它使用。通过加冕仪式,教皇把世俗权力交给了皇帝。所以教皇是世俗权力的真正所有者,世俗统治者的权力来源于教会的授予和委托。必须服从教会,为教会服务,便成为世俗权力的必然。

7. 群己权界论

【答案】群己权界论是近代英国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家密尔提出了著名的关于个人自由的论调,他继承了洛克以来的英国自由主义传统,在自由主义思想史上最精辟地阐述了个人自由。密尔把人的全部行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行为会涉及他人,另一部分只涉及本人。以此为基础,密尔阐述了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他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只要不妨害他人,就应有完全的自由:但当他的行为妨害了他人,这行为就被排除在自由的范围之外,而被放进道德或法律的范围之内了,人类就有理有权干涉他的行动自由。因此,是否危害他人,就是“群己权界”的“界”之所在。密尔认为,无论社会对个人的强制手段是法律的物质力量还是舆论的道德压力,

都要绝对以此为界,这是一条原则。

8. 空想社会主义

【答案】空想社会主义是指一种欧洲19世纪有影响的政治思想,主要代表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展开了深刻的批判,设想了理想的社会制度。他们试图取消资产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和私有制,建立理想化的社会。但他们都认为变革现存制度决不能通过暴力革命的途径来实现,主张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加以和平改造,以过渡到理想社会。

9. 孔德

【答案】孔德是实证主义的创始人。作为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他的实证哲学和政治思想对以后西方哲学和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孔德深受圣西门思想的影响。后来,孔德与圣西门在政治和思想上的根本分歧导致了两人的决裂。孔德开始建立起自己的实证主义思想体系。主要著作有《实证哲学教程》、《实证政治体系》和《实证宗教教义问答》等。他最早提出“利他主义”一词,认为利他必须以利己为基础。他主张社会团结和秩序。

10.主权(布丹)

【答案】主权是布丹首先提出来的。布丹认为国家主权是指在一个国家中进行指挥的一种绝对的永恒的权利,是超乎公民和臣民之上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利。他将主权看做国家的本质特征,是把国家与其他社会团体区分开来的基本标志。主权具有绝对和永久的性质。主权应包括立法权、任命官吏权等九项内容,其中他特别强调立法权的重要地位,认为这是国家主权的集中体现。为了防止君主侵犯新兴资产阶级利益,他又提出绝对不受限制的主权是不存在的,主权受神法和自然法的限制,受与另一方签订的契约的限制。

二、简答题

11.阿奎那神学政治观的基本特征? 这种特征在其国家理论中有何具体表现?

【答案】(1)阿奎那神学政治观基本特征:

在坚持基督教信仰的前提下,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并以此作为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阿奎那神学政治思想的基本特点。

(2)阿奎那神学政治观具体表现

①教会和国家的关系是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其核心是论证教权高于俗权,维护基督教会的神权统治。关于教会和国家的关系,阿奎那承认国家的合理存在,并在这一基础上论证教权高于俗权。国家的目的是实现人的理性对于社会生活的要求,教会的目的则是实现人的理性的最高要求,因此教会高于国家,罗马教皇高于世俗的统治者,世俗统治者服从教会统治者是上帝的安排。

②在坚持教权高于俗权的前提下,阿奎那承认并论证世俗国家的合理性何必要性。同时,论证教会法高于国家法,维护教会的司法特权是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这是从法的方面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