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商学院管理学之管理学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信息

【答案】(1)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形成的。

信息和数据是两个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的概念。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数量特征的抽象符号,如文字、数字、图形和曲线等。信息由数据生成,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信息被用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从而为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信息和数据的区别不是绝对的。同样的东西对不同的人来说可能是信息也可能是数据。

(2)有用信息的特征

①高质量

质量是有用信息最重要的特征。质量方面的要求又可细分为:a. 高质量的信息必须是精确的; b. 高质量的信息应当是清楚的,信息的含义和内容对管理者来说必须是清楚的; c. 高质量的信息是排列有序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 d. 信息传递的媒介对质量有重要影响。

②及时

多数管理工作需要及时的信息,许多日常工作是时间敏感性的。及时的信息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①管理者一有需要就能获得信息,这是对及时的信息的首要要求; ②信息要反映当前情况; ③信息要频繁地提供给管理者。

③完全

信息的完全性要求包括:①信息的范围必须足够广泛,从而可以使管理者较全面地了解现状,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②信息必须简洁且详细,应该以尽可能简洁的方式呈送给管理者,同时也应该尽可能详细,使管理者对现状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了解。

2. 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答案】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是把直线制和职能制结合起来形成的组织结构,是以直线为基础,在各级行政主管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分别从事专业管理,作为该级行政主管的助手,实行行政主管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直线职能制普遍适用于组织规模不大、产品品种不太复杂、市场环境较为稳定的各类中小企业。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的优缺点如下:①优势表现为:既保持了直线制集中统一指挥的长处,又吸取了职能制发挥专业管理的长处; 既摒弃了直线制管理粗放的缺点,又避免了职能制多头指挥的弊端。②不足之处表现为:权力集中于最高管理层,下级缺乏必要的自主权; 参谋部门与指挥部门之间目标不统一,造成决策迟缓; 各职能部门之间横向联系较差,容易产生矛盾; 信息传递路线长,反馈速度慢,难以迅速适应环境变化。

3. 战略性变革

【答案】战略性变革是指组织对其长期发展战略或使命所做的变革。如果组织决定进行业务收缩,就必须考虑如何剥离非关联业务; 如果组织决定进行战略扩张,就必须考虑购并的对象和方式,以及组织文化重构等问题。

4. 组织文化

【答案】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主要特征包括超个体的独立性、相对稳定性、融合继承性和发展性。

5. 指挥

【答案】指挥是指对下属的活动给以指导,使企业的各项活动互相协调配合。管理人员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全面了解企业职工的情况及职工与企业签订合同的情况。管理人员应与下属人员经常交往并进行考核,对不称职的人员应立即解雇。对组织结构也应经常加以审议,依据管理的需要随时进行调整和改组。

6. 建设性冲突

【答案】建设性冲突又称良除冲突。建设性冲突是在共同的目标下进行意见的交流、沟通、整合或角色的厘清,可以促进组织目标的达成,这类冲突对于企业目标的实现是有利的。建设性冲突的主要特点是:①双方关心企业共同目标的实现; ②乐于了解对方的观点、意见; ③以争论问题为中心; ④在冲突中注重互相交换情况。适度的、建设性的冲突是组织创新的催化剂。管理者必须把鼓励建设性冲突的价值观传达给整个组织,并且通过引进外人、变革组织结构、利用非正式沟通渠道、树立对立面等技巧来激发组织中的建设性冲突。

二、简答题

7. 简述巴纳德的经典名著《经理人员的职能》的主要内容。

【答案】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被誉为管理思想的丰碑,他关于组织理论的探讨至今几乎无人能超越。《经理人员的职能》是巴纳德毕生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他将社会学概念用于分析经理人员的职能和工作过程,提出了一套组织理论,建立了现代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他的贡献就在于,从最简单的人类协作入手,揭示了组织的本质及其最普遍的规律。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的内容:

(1)有关合作系统的基本思考。在这一部分,巴纳德主要分析了个体与组织的关系,此外,还包括了对合作系统中的物质限制与生物限制,合作系统中的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全面论述,并在章节末尾对合作行动的原则做出了规定。

(2)正式组织的理论和结构。第二部分主要围绕正式组织的理论和结构,以及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展开。在这一部分,作者对协作体系的中心假设是正式组织的存在。正式组织是有意识地

协调两个以上的人的活动或力量的体系。

(3)正式组织的构成要素。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主要分别论述了正式组织的构成要素。一个组织的要素是:信息交流、合作的意愿、共同的目的。从这三个要素出发分析了相应组织的权变因素,并对决策环境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4)合作系统中的组织职能。第四部分是本书的重点部分,在对组织构成,以及一系列影响因素的分析作铺垫后,对组织中经理的职能作出了详细的解读和概述性总结。经理人员的职能包括:①建立和维持信息交流系统; ②获取必要的服务,这项职能主要指的是以下内容:招募和选拔能力最好的、做出贡献并协调地进行工作的人员; ③提出和制定日标。这些职能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组织的组成要素。

8. 霍夫斯泰德关于文化的四个维度分别是什么?

【答案】霍夫斯泰德关于文化的四个维度的内容包括:

(1)权力差距。在一个社会组织中,权力分配往往是不均等的,即存在着权力等级。有的国家或地区,对权力距离的接受程度较高,可称之为“高权力差距”的社会; 有的国家或地区,对权力差距接受程度较低,可称之为“低权力差距”的社会。

(2)不确定性的避免。任何一个社会,对于不确定的、含糊的情境,都会感到一种威胁,从而总是试图加以防止。但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于防止不确定性的迫切程度是不一样的。

(3)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是指一种结合松散的社会组织结构,其中每1个人只关心自己,而且也只依靠个人的努力来为自己谋取利益。“集体主义”则指一种结合紧密的社会组织结构,其中所有的人往往以“在群体之内”和“在群体之外”来区分,他们期望得到“群体之内”的照顾,但同时也以对该群体绝对的忠诚作为报答。

(4)男性化或女性化。这个指标表示的是所谓“男子气概”价值观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程度。“男子气概,,是指自信武断、进取好胜、喜欢冒险。一般地说,一个社会对“男子气概”的评价越高,其对生活数量的追求越要超过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9. 简述计划与决策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决策与计划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说它们是相互区别的,因为这两项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决策是关于组织活动方向、内容以及方式的选择。我们是从“管理的首要工作”这个意义上来把握决策的内涵的。任何组织在任何时期为了表现其社会存在,必须从事某种为社会所需要的活动。在从事这项活动之前,组织当然必须首先对活动的方向和方式进行选择; 计划则是对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一定时期内行动任务的具体安排,它详细规定了不同部门和成员在该时期内从事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但计划与决策又是相互联系的,这是因为:

(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决策为n 一划的任务安排提供了依据,亡}划则为决策所选择的目标活动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