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2006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答案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武汉科技大学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试题标准答案
一 简答题(100分)
1 简述国家与氏族的根本区别,试分析造成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15分)
(1)国家与氏族的根本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国家是按照地区划分居民,氏族组织是以血缘关系划分居民。第二、公共权力的设立。
(2)导致这种区别的主要原因:第一、氏族制度是适应生产力水平低下和原始共产制生产关系的社会组织,原始社会末期的三次社会大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改变,异族杂居和公共权力机构的设立使氏族制度逐渐解体。第二、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私有制,社会分裂为穷人和富人两大经济上对立的集团,公共权力——国家实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阶级的国家,它的主要功能是调和阶级矛盾,确保符合统治阶级济利益的社会秩序,实现统治阶级利益的最大化。
2 简述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在政治制度、权力结构和职能上的显著变化。试述反映这种国家职能变化的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25分)
(1)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西方资产阶级国家政治制度和权力结构方面,垄断资本的集中导致了资本主义国家权力的集中,因此标志着资本主义民主的议会在政治生活和政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下降和弱化,而便利垄断资本集团直接对人民进行控制和统治的行政权力得到了扩展和加强。在政府职能上,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最低限度国家”转变为对于经济、社会、文化全方位干预的政府,从“消极国家”转变为“积极国家”。
(2)反映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西方资产阶级国家职能变化的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是凯恩斯主义。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由国家干预经济,用国家来调节经济关系,以解决经济危机和失业问题。凯恩斯主义标志着西方主流经济学由古典自由主义进入到新的阶段,国家的作用由单纯的守夜人变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之一。
3 西方普选制确立的历史进程、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的现实启示。(15分)
(1)英美法选举制度的演变
英国
普选权的确立经历了280余年(1711年英国有选举权的人仅5%,1832年中产阶级有了选举权,1839——1848年宪章运动使城市工人有了选举权,1948年妇女有了选举权,1969年实现普选权。)。
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