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各高校新闻学、传播学考研《新闻与大众传媒通论》考研内部复习题3
● 摘要
一、概念题
1. 社会性媒介
【答案】社会性媒介是指“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内容形式包括文本、图像、音乐和视频,媒介形式包括Blog , Wiki , BBS , Podcast 等”。从技术视角看,社会性媒体是一种完全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媒体,它依赖于各种社会性软件而存在。社会性媒体内存在两类群体,一类是平台运营商,他们提供各种数字信息的生产、发布、存储、传播和交流平台,这些软件平台和网站可以方便的登录和使用。另外一类群体是普通大众,他们既是社会性媒体内容的生产者、传播者,还是最终的消费者,因而他们是社会性媒体的主体角色。从内容特征看,社会性媒体内流动的内容主要是个人意见、专业见解、工作经验等感性认知,这与传统媒体以硬性新闻和事实报道为主的风格有较大差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完善,社会性媒体在社会传播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并对传统的主流媒体的消费者形成了一定的分流。
2. 《循环日报》
【答案】《循环日报》是早期国人自办报刊中最出色的一份。1874年2月4日,《循环日报》在香港创刊。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王韬是该报的创办人和第一任主笔。在王韬的主持下,《循环日报》以“强中以攘外,1}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办报宗旨,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公开鼓吹变法的报纸之一。工韬先后在该报上发表了数以百计的政论文章,评论时事政治,鼓吹变法自强。在业务上,《循环日报》对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的最大贡献就是首创一种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作为一份政论报刊,《循环日报》还大胆改革文体,建设报刊政论文体。王韬为《循环日报》撰写的政论,立场鲜明,短小精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且富于感情,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报人有很大影响。
3. 音像制品
【答案】音像制品,是指用数字或模拟信号,将图、文、声、像记录下来,经编辑加工后,复制在电、光、磁介质的载体上,通过视听设备播放使用的出版物。音像制品可分为录音制品和录像制品两大类。录音制品用于记录声音,具有再现音乐作品、语言等功能,主要有盒式录音带、激光唱盘等载体形式。录像制品用于记录动作、画面、表情和场景等,具有类似或再现电影、电视剧(片)的功能,主要有盒式录像带、激光视盘等载体形式。
第 1 页,共 7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