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酐-乙酸钠酰化法测羟基时,加入过量的碱的目的是()。 催化。 中和。 皂化。 氧化。
肟化法测定羰基化合物为了使反应完全通常试剂过量和()。 加入乙醇。 加入吡啶。 回流加热30分钟。 严格控制pH=4。
肟化法测定羰基化合物加入吡啶的目的是()。 催化剂。 调节溶液的酸度。 抑制逆反应发生。 加快反应速度。
乙酰化法测定伯、仲醇时,为了加快酰化反应速度,并使反应完全,酰化剂的用量一般要过量()。 20%以上。 50%以上。 100%以上。 200%以上。
一个未知化合物,官能团鉴定实验时得到如下结果: (1)硝酸铈铵试验(+); (2)N-溴代丁二酰亚胺试验,结果为橙色; (3)红外光谱表明在3400cm-1有一较强的宽吸收峰。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该化合物可能是脂肪族伯醇,碳原子数在10以下。 该化合物可能是脂肪族仲醇,碳原子数在10以上。 该化合物可能是脂肪族仲醇,碳原子数在10以下。 该化合物可能是脂肪族伯胺,碳原子数在10以下。
测定淀粉中羰基含量时,在沸水浴中使淀粉完全糊化,冷却,调pH至3.2,移入500ml的带玻璃塞三角瓶中,精确加入60ml羟胺试剂,加塞,在()°C下保持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