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要 在平时的高中英语教学中,使外语教师最头疼的事情莫过于所带班级的部分学困生的英语成绩总是赶不上去,结果影响所带班级的整体教学效果。同时该部分学生的存在,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也会给英语课堂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所谓英语学习学困生是指在一个教学群体里,总存在一部分学生无论是在英语知识和技能方面,还是在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方面,都落后于该教学群体的平均水平。班级授课制和现阶段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高考制度使这部分学生的存在不可避免,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英语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每个学生的发展。所以,本文从对学困生实施管理策略培训的角度,通过调查和实验来探讨如何改进学困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对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国外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中最为著名的有Flavell(1979)提出“元认知”概念并将其分为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策略,两者相互联系又自成体系。元认知知识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认知知识,是用来控制管理认知过程的知识。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认知过程的思考,是对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以及认知活动完成后的自我评估;O’Malley和Chamot(1990)根据信息处理的理论将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与此同时他们也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培训模式。国内学者文秋芳(2002)将学习策略分为管理策略和学习策略两大类。其中管理策略又分为管理观念和具体的管理策略,学习策略又分为学习观念和具体的学习策略。文秋芳针对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实际情况也提出了具体如何实施学习策略培训的模式。基于国内外对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和与之相应的策略培训模式,对学生进行外语学习策略培训实验研究的文章频频可见,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针对班级授课制环境下特别是针对高中阶段英语教学中的学困生的学习策略培训的实验研究还很少见。鉴于阅读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方面,也是改进学困生英语学习的一个突破口,本文以以上提到的几种理论和培训模式为基础,特别是以Flavell的元认知理论,文秋芳的学习策略分类系统和O’Malley和Chamot策略分类系统为基础,探讨在阅读策略方面学困生和优等生有何不同,从而从阅读策略方面回答是哪些原因阻碍了学困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在此基础上从阅读方面对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学困生实施管理策略培训,以验证对高中阶段学困生进行阅读管理策略的培训能否在提高这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有显著成效。
本论文的整个实验设计分两部分。首先,以本人所在学校高二年级的两个班为研究对象,一个为全年级英语成绩最好的优等生班,一个为英语成绩最差的学困生班。先采用调查研究方法通过定量分析找出该年级优等生班学生和学困生班学生在阅读策略方面的差别,从而从阅读策略的角度找出可能阻碍学困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原因。再以此为基础,把该学困生班做为实验班对其实施阅读管理策略培训,培训模式以Flavell的学习策略理论为依据。最后使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分析学困生班阅读管理策略培训实验的效果和学困生使用阅读管理策略的具体情况,以解释阅读管理策略培训的结果。
从对优等生班和学困生班在使用阅读策略的调查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发现, 学困生班使用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的整体平均水平远低于优等生班,突出表现在计划安排、自我评价、选择注意、自我管理、预先组织等元认知策略方面和重复、推测、演绎、拓展、迁移、利用上下文资源等认知策略方面。同时,学困生在每周英语学习的时间投入方面也远远少于优等生。这基本上从阅读策略方面解释了学困生的阅读能力为什么弱于优等生,从而证明对学困生进行阅读管理策略培训的必要性。
从对实验结果的定量分析发现,在阅读策略方面对学困生进行阅读管理策略的培训以提高他们阅读能力的实验有一定效果,但不是非常显著;从对学生的周记进行定性分析发现,影响学困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原因有英语学习的有效时间投入、词汇量小,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毅力和信心以及学困生班级学生本身的层次性等诸多制约因素。因此,要对学困生进行英语学习策略培训必须要考虑这些无关变量的干扰,才能使培训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