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河南大学经济学院806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LM 曲线及古典区域

【答案】(1)LM 曲线是表示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水平与利率水平关系的一条曲线。在此水平上,货币需求恰好等于货币供给。由于收入水平越高,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就越高,均衡利率也越高,所以,LM 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2)经济学上把LM 曲线呈垂直状态的区域称为古典区域。LM 曲线的斜率受到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映程度h 的影响。当利率上升到很高时,h=0,LM 曲线的斜率k/h趋于无穷大,这时的LM 曲线是一段垂直线。这意味着,货币的投机需求等于0,人们手持的货币量都是交易需求量,货币需求L=L1=ky。也就是说货币需求量只与国民收入水平y 有关系。这符合“古典学派”的观点,因此称为古典区域。同时在这一区域,财政政策引起的IS 曲线变动只会引起利率变化而不会带来收入变化,因此财政政策无效。

2. 经济增长黄金律

【答案】资本的黄金律水平是指稳定状态人均消费最大化所对应的人均资本水平,由经济学家费尔普斯于1961年提出。他认为如果一个经济的发展目标是使稳态人均消费最大化,那么在技术和劳动增长率固定不变时,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用方程表示为:

上述结论可以用图来加以论证。如图所示,应选择k*,这时稳态的人均消费等于线段

率为n ,而曲线f (k )在k*处的斜率为,故有。

的长度。可以看出,在k*处,曲线f (k )的切线的斜率与直线nk 的斜率应相等,由于直线nk 的斜

图 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

黄金分割律具有如下两个性质:①在稳态时如果一个经济中人均资本量多于其黄金律的水平,

则可以通过消费掉一部分资本使平均每个人的资本下降到黄金律的水平,就能够提高人均消费水平; ②如果一个经济拥有的人均资本少于黄金律的数量,则该经济提高人均消费的途径是在目前缩减消费,增加储蓄,直到人均资本达到黄金律的水平。

3. 引致需求

【答案】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认为,在众多影响消费的因素中,有决定意义的是收入。同时,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因而消费可以近似表示为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用公式表示为c=α+βy 。其中,。为消费者为满足基本生活所必不可少的消费部分; 而引致消费指的是收入引致的消费,是边际消费倾向刀和收入Y 的乘积。

二、简答题

4. 如何得出四部门经济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答案】四部门经济是包括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四个部门的经济,即在三部门之外增加了国外部门,四部门经济也称为开放经济。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经济大都是四部门经济。四部门经济要正常循环,除保证商品市场、金融市场、要素市场和政府收支均衡外,还必须保证国际收支均衡,即国际收支大体相等。

对于四部门,即把国外部门引进来以后,同理可知,按照最终产品的归属,有:

按照销售最终产品的资金用途,有: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等-消费+储蓄+税收+对国外部门的转移支付,即GDP=C+S+T+Kr 。

于是,得到:

C+I+G+(X-M )=C+S+T+Kr

化简可得:

I+G+(X-M )=S+T+Kr 或I=S+(T-G )+(K r +M-X)

进一步地,可以把上式写成:

S p 是个人部门的储蓄; S g 是政府部门的储蓄,此即为储蓄一投资恒等式,这里,即预算盈余; S r

是国外部门的储蓄,即本国的贸易赤字。

5. 说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关系。

【答案】在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表现的是在一定的通货膨胀率预期水平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货币主义者认为,在工资谈判中,工人们关心的是实际工资而不是货币工资。当通货膨胀率不太高,工人还没有形成新的通货膨胀预期的时候,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的替代关系就被称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在长期,工人们发觉他们的实际工资随着物价的上涨而下降,就会要求雇主相应地增加货币工资,以补偿通货膨胀给自己造成的损失。由于工人不断地形成新的通货膨胀预期,使换取一定

失业率的通货膨胀率越来越高,一条条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向右上方移动,最终演变成为一条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这就是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在以失业率为横坐标,通货膨胀率为纵坐标的坐标系中,长期当中的菲利普斯曲线,即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替换关系。而且,在长期中,经济社会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经济社会的失业率将处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

可以用图说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不断移动,进而形成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过程。

图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形成

图中,假定某一经济处于自然失业率u*,通货膨胀率为π1的A 点。若这时政府采取扩张性政策,以使失业率降低到u 1。由于扩张性政策的实施,总需求增加,导致价格水平上升,使通货

,而现在实际的通货膨胀率为π2,膨胀率上升为π2。由于在A 点处,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为π1,

高于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使实际下资下降,从而增加生产,增加就业,失业率减少为u 1。于是就会发生图中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则从π1上升到π2。

但这种情况只能是短期的。经过一段时间,工人们会发现价格水平的上升和实际工资的下降,这时他们便要求提高货币工资。与此同时,工人们会相应地调整其预期,即从原来的π1调整到现在的π2。伴随着这种调整,实际工资回到了原有的水平。相应地,企业生产和就业也都回到了原

有的水平。失业率又回到原来的u*,但此时经济己处于具有较高通货膨胀率预期(即π2)的B 点。

将以上过程重复下去,可以想象,在短期,由于工人不能及时改变预期,存在着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替换关系,表现在图形上,便有诸如PC 1,PC 2…的各条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随着工人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不断上升。

从长期来看,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与实际通货膨胀是一致的。因此,企业不会增加生产和就业,失业率也就不会下降,从而便形成了一条与自然失业率重合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LPC 。垂直于自然失业率水平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长期中,不存在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替换关系。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由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不断运动形成的。

6. 为什么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 ,而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

【答案】之所以说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 ,而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 ,其原因在十:

所示的情况,失业率由。u*下降为u 1,而通货膨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