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音乐文学基础理论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 )以《凤阳花鼓》为素材,创作了钢琴曲《花鼓》。

A. 瞿维

B. 马可

C. 丁善德

D. 马思聪

【答案】A

【解析】第一首反映新的时代风格的钢琴曲《花鼓》是瞿维1916年创作的。乐曲采用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为主题,与民间锣鼓的音色节奏相结合,生动地表现出劳动人民喜庆欢腾的歌舞场面。与此前的中国钢琴曲相比,《花鼓》具有更浓重的民间气息。《花鼓》是用钢琴这件洋乐器表现中国乡土气的成功创作,开拓了钢琴音乐美的新天地。

2. 下面哪首作品与《牧童短笛》不是由同一位作曲家创作的( )

A. 《晚会》

B. 《森吉德玛》

C. 《翠湖春晓》

D. 《嘉陵江上》

【答案】C

【解析】《牧童短笛》原名《牧童之笛》,是贺绿汀先生创作的一首钢琴曲。该曲是音乐界第一首具有鲜明、成熟的中国风格的钢琴曲,为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翻开了新的一页,是我国近代钢琴音乐创作上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范例。贺绿汀先生的代表作还有《森吉德玛》、《嘉陵江上》等。C 项,《翠湖春晓》是聂耳根据云南昆明洞经音乐改编而成的民族管弦乐曲。

3. 《南飞之燕语》的曲作者( )被称为我国近代专业音乐创作的开拓者。

A. 萧友梅

B. 李叔同

C. 刘天华

D. 蔡元培

【答案】A

【解析】《南飞之燕语》为易韦斋作词,萧友梅作曲。萧友梅先后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音乐体育专科、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和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任教,并担任领导工作。在蔡元培的支持下,1927年在上海创办了国立音乐院,这是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院,为音乐教育事业与培养专业音乐人才奠定了基础。

4. 冼星海去世前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是管弦乐( )。

A. 《后方》

B. 《满江红》

C. 《中国狂想曲》

D. 《神圣之战》

【答案】C

【解析】1945年初,洗星海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医院接受治疗期间开始创作管弦乐《中国狂想曲》。但病魔无情,1945年10月30日病逝,年仅40岁。作品并没有像以往的管弦乐那样采用了民族风格的音调、和声,再加上纯粹西方的曲式结构结合而成,而是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曲牌连缀体结构。乐曲由《情歌》、《五月鲜》、《下山虎》、《观灯》、《秧歌》五首民歌器乐曲组成,乐曲还采用了梆子、小锣等等的中国打击乐器,中国打击乐与西方的管弦乐队相配合、相合作,民族风格非常的鲜明。

5. 我国最旱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是由( )编辑出版的。

A. 李叔同

B. 沈心工

C. 曾志忞

D. 蔡元培

【答案】A

【解析】李叔同,我国著名作词、作曲家,也是国内最早从事乐歌创作取得丰硕成果并有深远影响的人。他主编了中国第一本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最早在国内推广西方“音乐之干”钢琴。他在浙汪一师讲解和声、对位,是将西方乐理传人中国的第一人,还是“学堂乐歌”的最早推动者之。

6. 1932年,黎锦晖出版的救亡歌曲专集是( )。

A. 《民众歌集》

B. 《中国呼声集》

C. 《大众歌声》

D. 《爱国歌曲》

【答案】D

【解析】1932年4月出版的《爱国歌曲》(第一集)包括《勇健的青年》、《齐上战场》、《奋勇杀敌》、《预祝胜利》等10首歌曲,其中有与聂耳歌曲同名的《义勇军进行曲》。黎锦晖

不但为中国流行歌曲的创作做了奠基,在中国早期的革命歌曲、群众歌曲的创作方面,也做了有益的探索,如《奋起前进》这首歌,在词与曲的结合上采用一字一音,斩钉截铁,赋予音乐以“奋起前进的决心与力量”。

7. 1907年,曾志忞、高寿田、冯亚雄等人在上海创办了音乐社团( )。

A. 夏季音乐讲习会

B. 亚雅音乐会

C. 乐歌讲习会

D. 音乐讲习会

【答案】A

【解析】1907年曾志忞学成归国后与高寿田、冯亚雄等人在上海发起成立“夏季音乐讲习会”,对当时一些投身学堂乐歌事业的学习音乐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B 项,“亚雅音乐会”是1904年由曾志忞组织的。CD 两项,乐歌讲习会和音乐讲习会是由沈心工发起组织的。

8. 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军乐文献是( )编写的《军乐稿》。

A. 赫德

B. 袁世凯

C. 梁启超

D. 李映庚

【答案】D

【解析】任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直隶正定府知府李映庚,在袁世凯的指令下完成了一套四卷的《军乐稿》。其中辑录了包括“兵歌”、“将歌”、“工歌”三大类十四种用于军中各种场合的军歌和少量的军乐。军歌部分共有五十六首,分别填于二十个不同的调子,其中以提供士兵习唱的“军中散曲”数量最多。这些军歌的曲调大多取自原军中的“鼓吹乐”曲调及民问流传的“吹打乐”牌子曲。不过,李映庚所编的这套军乐实际上后来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流传,其中既有其内容的陈旧,也有其音乐不适合士兵演唱的原因。

9. 评剧是在民间说唱“莲花落和民间歌舞“蹦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戏曲剧种,它最早产生于( )。

A. 北京

B. 河北

C. 安徽

D. 浙江

【答案】B

【解析】评剧是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表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