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 )的签订,默认了长城一线为伪满洲国国界,为日军重入长城各口埋下了伏笔。

A. 《塘沽协定》

B. 《秦十协定》

C. 《何梅协定》

D. 《淞沪停战协定》

【答案】A

【解析】1933年5月30日,中日双方签订《塘沽协定》,根据协定,日军暂时退到了长城以外,但协定承认了日军对热河的实际强占,默认了长城线即为伪满洲国国界,为日军重入长城各口埋下了伏笔。

2. “巴黎和会打破了中国人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幻想”主要是指( )。

A. 拒绝中国派代表参加巴黎和会

B. 迫使中国代表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C. 作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

D. 竭力袒护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

【答案】C

【解析】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一战协约国之一,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的军队和取消“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但是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北洋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居然准备在《协约国和参战国对德合约》上签字。最终,英、法、美、口、意等国不顾中国民众呼声,于4月30口签订了《凡尔赛合约》,仍然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口本。在巴黎和会中中国外交的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不满,从而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在这样强大的压力下,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在合约上签字,并废除了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3.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 )成立

A. 井冈山

B. 上海

C. 瑞金

D. 广州

【答案】C

【解析】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县成立,是由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支援下,于中国大陆所建立的第一个全国性政权,与当时的国民政府相对立。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华苏维埃的中央政府被迫于1934年10月撤离江西苏区,1935年10月转至陕甘宁苏区,首都由江西瑞金县迁至陕西延安。

4.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述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

①宣统帝下诏退位

②袁世凯任内阁总理大臣

③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④袁世凯宣布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⑤护法运动

③护国运动

A. ⑤①②⑥③④

B. ⑥⑤②③④①

C. ②①③④⑥⑤

D. ③④①②⑤⑥

【答案】C

【解析】1911年11月1日袁世凯出任清朝内阁总理大臣;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之后没多久,袁世凯宣布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护国运动发生于1915年12月25日~1916年7月14日:护法运动发生于1917年7月~1918年5月。

5. 八届十中全会对邓子恢等人提倡建立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进行错误批判,并将其称之为( )。

A. 翻案风

B. 单干风

C. 黑暗风

D. 共产风

【答案】B

【解析】1962年9月24日至2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会议根据毛泽东关于阶级、形势、矛盾的讲话,批判了所谓“黑暗风”、“单干风”和“翻案风”。把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对1960年以来我国出现的严重经济困难形势所作出的实事求是的估计,说成是只讲“黑暗”、不讲“光明”的“黑暗风”,是右倾机会主义;把有些地区为了反对平均主义而采取的包产到户等生产责任制和邓子恢等支持这种责任制的意见,视为刮“单干风”(中共中央已于1982年为邓子恢正式平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把彭德怀为了澄清1959年庐山会议上强加于他的右倾机会

主义、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罪名,按照党的组织原则,给中共中央、毛泽东写信申诉和为受错误处分的干部平反,视为“翻案风”、“平反风”,是对1959年反右倾的“一风吹”。

6. “和平未到完全绝望之时,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决小轻言牺牲。”“否则即当听命党国下最后之决心。”这是国民党哪次会议时蒋介石提出的? ( )

A. 国民党五大

B. 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

C. 国民党临时代表大会

D. 制宪国大

【答案】A

【解析】1935年“华北事变”后,国民党政府与日本帝国主义达成了“何梅协定”,作了事变以来最大的退让。是年11月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大上作了“和平未到完全绝望之时,决不放弃和平; 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不轻言牺牲”的著名讲话,第一次公开表露了作最后抵抗的打算。会后,蒋介石接替汪精卫出任行政院院长,清除了行政院内的亲日官僚,国人目其为国民政府对日方针的重大变动。

7. 1962年7月,全国大约有20%的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的实质是( )。

A. 农村阶级斗争出现新动向

B. 人民公社制度被取消

C. 农村政策出现了右倾动向

D. 适应生产力状况调整政策

【答案】D

【解析】1962年,中共中央开始采取措施调整农村经济,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地方开始包产到户,中央开始纠正农村中“左”的错误,适应生产力状况调整政策,农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8. 下列各组历史学术刊物,都在我国内在刊行的一组是( )。

A. 《历史杂志》《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

B. 《过去与现在》《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

C. 《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

D. 《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历史杂志》

【答案】C

【解析】《历史研究》创刊于1954年,双月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本综合性史学期刊。《中国史研究》于1979年2月由林甘泉主持创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刊物,季刊。《近代史研究》于1979年创刊于北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主办的专门刊载中国近代史研究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并及时反映学术研究动态的刊物。《世界历史》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