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在中国乡村社会里宗族组织已经延续了几千年,并且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宗族组织仍然会继续存在和发展而不会消亡。相应的宗族观念也早已沉淀在人们的头脑中成为了中国传统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点决定了宗族组织对中国乡村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同时出现了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和农村宗族的复兴这两大政治现象,既然同时发生,那么它们两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村民自治早已成为一个热点的学术问题,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研究村民自治,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成果,这对于我们认识村民自治制度提供了很大帮助。但是,大部分学者都是从村民自治和乡镇基层政权的关系,从村民自治自身的制度设计和运行状况等角度进行研究的。我认为,村民自治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说明了村民自治制度还不够完善,通过村民自治制度所建立的村民委员会的职能还不够健全,没有完全满足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宗族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社会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要求。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农村宗族在改革开放以后得以迅速复兴,农村宗族也就成为了学者们讨论的中心话题。村民自治与宗族组织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仔细辨析。
本论文一共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宗族与村民自治的关系,从理论上界定了村民自治和宗族的概念,介绍了我国村民自治和宗族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宗族和村民自治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研究农村宗族对村民自治的影响,分析了农村宗族对村民自治的消极影响以及积极影响。第三部分研究农村宗族为什么会对村民自治产生影响,从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个层面进行了比较简单的介绍。第四部分研究如何控制村民自治运行过程中宗族组织里消极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和怎样引导宗族组织里积极因素的发挥,并且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对策以便更好地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从而逐步压缩宗族组织的生存空间以最终促成宗族的消解,完善村民自治。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