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714新闻传播学基础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5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约翰·弥尔顿

【答案】约翰·弥尔顿(JohnMilton )是英国伟大的诗人、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其出版自由思想从18世纪起受到重视,是“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思想来源之一。1644年发表的《论出版自由》,是世界上第一本提倡出版自由,反对封建传统书刊检查制度的著作。1649年查理一世被处死后,发表《论国王与官吏的职权》,指出君主权利来自人民,人民有权废黯甚至处死滥用职权的暴君。1660年5月,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弥尔顿一度入狱,晚年双目失明,仍然口述了三部光辉诗篇:《失乐园》《复乐园》《力十参孙》。

2. 通讯

【答案】通讯是指一种详细、生动的新闻报道体裁。它是我国新闻报道中的常见文体。目前人们所称的“通讯,,其实已经逐步演变为一种集合概念,一种广义的名称,是指报纸、刊物中运用的除消息以外包括各类通讯、特写、专访等所有详报型(或深度型)新闻体裁的总称。通讯作为新闻报道有其内在定规定性:第一要真实; 第二有时效性; 第三,所报道的事实必须具有新闻价值。

3. 使用与满足

【答案】这是以“受众,,为中心,从受众利用媒介的动机和目的是否满足来衡量媒介效果的理论。它与从传播者的角度研究理论的国完全不同。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受众使用媒介的动机包括解闷消愁、人际关系、确认自我和监视环境。

二、简答题

4. 简述手机媒体的传播优势。

【答案】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在通信与收发短信的功能之外,衍生出了手机视频、手机上网、手机频道等诸多产品形式,从而将通信功能、新闻功能、娱乐功能和金融功能集于一身,形成了一个新的大众化媒体—手机媒体,被人们誉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在

第 1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