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土地资源学(加试)之土地资源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答案】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制约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两类。

(1)自然因素

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地质、土壤、水文及生物多样性等条件

①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3个方面。光照条件主要通过可用光照强度、光照长度和光照质量影响农业及非农业土地资源的利用; 与土地利用及其生产潜力关系较为密切的热量指标主要有温度、积温和无霜期等; 降水是影响土地资源利用与生产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它不仅决定了地表水的丰缺状况,而且影响着地下水的成分、数量和分布等。

②地形地貌中的海拔高度、地面坡度、地貌类型影响土地资源的利用; 地质条件中的土壤资源是由岩石、矿物的风化物经成土过程发育而成,岩石、矿物及其风化物的性状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具有显著影响,从而制约着土地资源的利用及其生产力。

③土壤是重要的农业资源,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要素,它的类型及其分布、理化性质及生产能力均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④土地资源中水休的类型、数量及质量影响着土地资源的利用。

⑤区域生物物种或生态系统或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区域植被类型或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主要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

①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社会因素包括人口、社会需求、土地制度、土地政策与法规、资源与环境政策等;

②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经济因素包括生产力水平、市场状况、经济结构和生产布局、区域条件、投入水平等;

③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技术因素包括科技发展水平、生产管理水平、技术培训与维护、物质技术条件等。

2. 阐述土地、土地资源的概念及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答案】(1)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它又是一个自然一一经济综合体。

(2)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3)土地资源的基本特性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土地的基本特性,具有自然和经济的两重属性。 ①土地的资源特性

土地的资源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生产性; 区域性; 动态性; 可更新性; 多功能性; 有限性; 不可替代性。

②土地的资产特性

土地不仅具有资源的属性,而且具有社会资产的特性,资产特性主要体现在:商品特性产权特性; 增值特性; 不动产特性。

3. 我国土地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

【答案】(1)土地资源退化严重主要体现在:

①水土流失面积增加;

②牧草地退化;

③土地荒漠化和沙化;

④土地次生盐渍化、潜育化加重;

⑤湖区生态环境恶化。

(2)非农建设用地扩大,耕地数量继续减少

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点、工矿和交通用地等非农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的总量大幅度下降。中国耕地减少,必将加重本已紧张的人地、人粮矛盾,直接影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城市用地规模过大,建设外延扩展,热衷于城镇升格,用地盲目增加,土地利用率低。

耕地数量减少引起的质量损失十分惊人,一是高质量耕地尤其是水田占用多,开发补充少; 二是南方耕地净减严重,粮食生产能力损失较大; 三是建设占用大多是城镇周围和交通沿线的质量高、长期投入积累多的良田,而开发复垦增加的耕地,质量较低。

(3)土地污染严重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工业的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兴起,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直接或间接进入土地。加之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增加,加剧了对农地的污染,造成大气、土地、水域等土地利用环境和农产品的严重污染,对生态系统和环境带来很大危害,对农业生产发展构成威胁。

4. 简述土地资源类型的几种划分方法。

【答案】进行土地资源类型需要进行土地评价和土地利用功能分类。目前常用的土地资源类型分类方法主要有土地自然适宜性分类、土地生产潜力分类、基准地价分级、土地利用分类等形式。

(1)土地的自然适宜性分类就是根据土地对不同的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的自然适宜性程度将土地进行分类,它实际上是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的目标,也是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结果的一种直观表示。不同的评价对象和评价目标,可以有很多的分类方法,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不同的用途分为宜农、宜林、宜牧、宜渔业、宜灌溉等; 一类是根据作物或土地利用方

式的适宜程度分为适宜、较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等。

(2)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按其方法,可以分为定性的和定量的两类。定性的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一般根据土地对各种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的自然限制性因素的强弱程度,将土地的生产潜力分为若干顺序的类别,美国的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系统为这种方法的代表; 定量的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或作物生长动态模拟模型来计算土地的生产潜力。

(3)土地基准地价分级是指按土地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性状,或土地生产力(产值)的大小,将土地分为不同的等级。我国常见的土地经济分级方式为土地分等定级,包括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和农用地分等定级两种类型。

(4)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是根据土地利用方式、结构及特点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按照一定的原则和依据,划分为一个不同层次的类型结构体系。目前,国际上多数国家采用的是两级制的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系统。我国于1984年9月印发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将土地利用分为二级类型,其中一级类型改为8个,二级类型改为46个

二、论述题

5. 世界土地资源质量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当前,全球人口膨胀与消费水平提高的双重压力,以及自然因素与人类不合理的利用造成了全球土地资源质量下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力衰退,土地资源的地力衰退主要表现在养分的亏缺上。同时由于城市扩张,占用大量郊区优质农田,为了满足人们对粮食等产品的需求,不断通过开垦草原、围垦滩涂等措施来增加耕种地的数量,因此从数量来看,耕地的总面积变化不大,但新开发出来耕地的理化性质还不完全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生产能力低,生产成本高。因此,从这个角度考虑,耕地总地力水平下降。

(2)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是土地资源被破坏必然带来的结果。

(3)土壤盐渍化,世界干旱半干旱区均有盐碱土分布,其面积约占该地区面积的39%,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北非、北美西部。

(4)水资源贫竭,水资源是地球上一切生命发生、存在的基础物质资源,是生命第一需要的物质保障。

(5)土地沙漠化,土地资源沙漠化是当今世界影响生物生产的一个重要的土地资源问题。

(6)土地污染,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三废”的排放,化肥和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投入,土地污染问题已相当严重。土地污染不仅使土地生产力降低,而且还会引起农产品的污染和空气的污染,从而危害人类健康。

6. 举例说明地貌因素是如何影响土地资源的特征?

【答案】不同的地表形态,直接决定着景观的轮廓和景观要素的内部联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土地资源的分布类型、质量特征和利用。与土地资源特性关系最密切的地貌因素有海拔高度、地面坡度、地貌类型等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