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 要[1]
改革开放30年来,旅游业在我国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四旅游大国,世界最大国内旅游市场,亚洲最大旅游客源国,旅游业地位日显重要并不可替代。旅游业在陕西也同样得到迅速发展,特色产业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陕西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旅游大省之一。
陕西旅游业取得的巨大成绩自不待言,然而,也应看到陕西旅游业还没有真正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旅游产业和旅游发达省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陕西省旅游竞争力不强,旅游发展潜力远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如何有效提升陕西旅游产业的竞争力,使旅游大省转变为旅游强省,是陕西发展旅游特色产业的重大问题之一。
此外,陕西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部分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性破坏和破坏性开发较为严重;旅游开发引起生态环境系统失调;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文化和环境效益;旅游管理政出多门,体制性障碍突出;资源和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不健全;忽视服务质量,致客主关系不协调;旅游开发和社区居民关系紧张;开发保护中产业部门间关系不协调;政企、政民、企民关系不协调;开发中区域、城乡不协调;开发忽视人文关怀等。
本文在深入进行陕西省旅游产业调查和旅游绩效分析的基础上,对陕西旅游产业做出诊断;运用计量方法科学评估,建立科学、可行的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估模型;运用数量经济分析、归纳演绎推理等分析手段,把陕西作为一个整体,并按实际划分出良、中、差三个层次,对陕西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估;提出有效、可行、建设性的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途径和对策,包括:产业素质,产业环境,产业基础,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联合,产业体制,产业和谐机制,产品结构,企业集团,企业市场化竞争,人力资源,政府行为等提升途径和对策。从多学科、多手段综合集成的角度,探讨陕西省旅游产业和谐机制的建立和陕西省的和谐旅游发展策略。
全文结构上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国内外学者对于旅游竞争力理论的研究现状综述。在掌握大量的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提出竞争力、省域竞争力和旅游竞争力的内涵,结合陕西省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指明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技术方法、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和探索部分。在对旅游竞争力进行详细剖析的前提下,从系统论的角度把旅游竞争力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综合多学科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构建旅游竞争力测评指标体系,结合特尔斐法,从八大类因素进行旅游竞争力的综合测评。在综合对比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选定改进的熵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作为本文选用的主要评价方法。
第三部分为实证研究。利用前文构建的旅游竞争力测评指标体系和选定的两种主要的评价方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现对省域旅游竞争力的合理量化。在更深层上,选取西部和东部典型省区与陕西省做横向的对比分析,得出陕西省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
第四部分为理论服务现实的专题研究,分为陕西旅游发展制约因素分析和陕西和谐旅游发展策略两个板块,体现了本项研究的实践意义和服务价值。
第五部分为本文的结论部分。高度概括和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并对本文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评论,同时指出今后旅游竞争力研究中应当改进和思考的内容。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数量经济分析、数理统计(SPSS软件、MATLAB)、数学建模和定性分析的结合;系统分析方法、实证调研和理论分析结合;比较法和类比法的结合;归纳演绎和MIS手段的结合等。
研究表明:旅游资源条件是陕西省旅游产业的竞争优势;社会经济条件是陕西省旅游产业的竞争劣势;陕西省的区位条件在全国居于中等水平;陕西省的市场与环境条件相对落后;陕西省旅游业绩排名在逐步下降;陕西省旅游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在全国范围内居于中档水平。
在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大形势下,本文试图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重点研究陕西省和谐旅游发展模式的构建问题。当前,陕西对本省旅游产业的系统、科学、定量、综合研究较为薄弱。如何科学分析、评价和诊断陕西省旅游产业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提出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有效、可行、建设性的途径和发展对策,对于推动我国西部旅游产业发展,增强旅游整体竞争力,挖掘产业潜力,推动陕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缩小东西部区域发展差异,建立和谐社会,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提高政府科学决策等,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此外,本项研究对于陕西省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旅游,规范旅游开发,强化保护,理顺管理体制,建设旅游和谐社区,建立和谐客主关系,提升旅游整体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高政府科学决策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力图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创新:
(1)在研究内容上,将旅游竞争力研究与和谐旅游研究结合起来,使和谐旅游发展策略的提出有了相关理论依据;
(2)在技术手段上,不仅仅拘泥于古板的定性分析,还补充了定量分析的内容——将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应用于旅游竞争力的测评。此外,将主成份分析法应用于旅游竞争力测评,并使其与改进的熵值法互为补充,取长补短;
(3)从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管理体制、市场营销四个方面探讨和谐旅游的发展策略,使本文研究得以提出具有指导性和建设性的结论。
本研究得到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E004Z)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