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大学经济学院801经济学综合(含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之宏观经济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简述题

1.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可以解决失业问题,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案】(1)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在经济处于衰退期时,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能使经济早点走出衰退的阴影,能有效缓解失业。但是,这并不能解决失业问题。

(2)失业分为三种类型: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对于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所构成的自然失业,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能降低其失业程度,而不可能完全消除。

①摩擦性失业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变化(如工作岗位、工作单位、家庭地址

,等的不断变化)及信息不完备性(一些工作岗位需要人,一些人要寻求工作,但互相不通信息)

在这两个条件约束下,劳动力流动需要一个过程,因而摩擦性失业不可避免。

②结构性失业产生于经济结构的变化,而这种结构的变化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是必然会发生的,

当从衰落行业中游离出来的劳动者一时适应不了新兴行业的就业要求时,结构性失业必然要发生。

因此,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是无法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消除的。另一些失业,如需求不足型失业是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对于这种失业,通过国家的积极干预经济,设法刺激有效需求,是可以消除的。因此不能片面的说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就可以解决失业问题。

2. 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答案】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十预。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有四个,即:允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在广泛的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意愿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通常以失业率的高低作为衡量充分就业与否的尺度。充分就业并不是百分百的就业,充分就业不排除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存在。

(2)价格稳定。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一般用价格指数来衡量。价格稳定不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固定不变,而是指价格指数的相对稳定,即不出现通货膨胀。目前,经济学家认为,轻微的物价上涨属于正常的经济现象。

(3)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来衡量,衡量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人均GDPo

(4)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对现代开放型经济国家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情况,还反映了该国经济的稳定程度。当一国国际收支失衡时,会对国内经济形成冲击,从而影响该国国内就业水平、价格水平及经济增长。

实践证明,要同时达到上述四个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各国应该结合本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某一历史阶段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制定调控经济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必要的法律行政政策来保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3. 当一国经济同时处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赤字状态时,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来调整?

【答案】在开放经济中,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实现宏观经济的国内均衡和国外均衡,即使宏观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上,并且没有通货膨胀的压力,经济均衡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如果一国经济出现国内非均衡或国外非均衡,则可以采取相应的财政、货币、对外贸易政策的组合,使宏观经济趋向既定的目标。

当一国处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赤字状态时,政府应当采取如下的政策组合:

(1)紧缩性货币政策。如出售债券,回笼货币,提高准备金率、再贴现率等。紧缩性货币政策使国内利息率上升,一方面,可以使投资下降,压缩总需求,有利于物价水平下降,减轻通货膨胀压力; 另一方面,进口量亦随收入水平的下降而减少,使国际收支赤字减少。同时,较高的利息率可以减少国内资本的外流,并吸收更多的国外资本流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2)紧缩性财政政策。如削减财政支出、提高税率等紧缩性财政政策可以抑制总需求,以配合紧缩性货币政策发挥作用。

(3)贸易保护性政策。如提高进口关税,进口许可证与进口配额,非关税壁垒等; 外汇管制政策,如制定限制外汇流出,促进外汇流入的政策等。贸易保护性政策和外汇管制政策可以减少进日,促进资本流入,有效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但会影响与本国经济往来密切的国家的利益,因此,需要考虑对方的反应,以免对方采取报复措施。

总之,一国处于国内外非均衡状态时,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将各种经济政策加以适当的配合。一般来说,财政政策对国内经济活动的调节效果比较直接; 外贸、外汇政策调节国际收支的效果比较显著。但同时又会影响多边贸易关系,而货币政策是通过利息率来间接地调节国内总需求水平及国际收支状况的。在实际运用中,应考虑各种政策对经济总量的不同影响,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以有利于客观经济同时实现国内外的均衡。

二、论述题

4. LM 曲线有哪三个区域? 在这三个区域,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有什么不同? 这三个区域分别与什么样的经济状况相对应?

【答案】(1)LM 曲线的三个区域

LM 曲线上的三个区域分别指LM 曲线从左到右所经历的水平线、向右上方的倾斜线和垂直线三个阶段。LM 曲线这三个区域被分别称为凯恩斯区域、中间区域和古典区域。如图所示。

图 LM 曲线的三个区域

(2)三个区域中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在水平线阶段的LM 曲线上,货币的需求曲线处于水平状态,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己达到“流动性陷阱”的阶段,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性极大,也就是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无穷大。凯恩斯认为,当利率很低,即债券价格很高时,人们觉得用货币购买债券的风险极大,债券只会跌,不会涨,因此买债券很可能亏损,人们愿意长期持有货币,不肯去买债券,这时,货币投机需求成为无限人,从而使LM 曲线呈水平状态。由于这种分析是凯恩斯提出的,所以水平的LM 区域称为凯恩斯区域。

在垂直阶段,LM 曲线斜率为无穷大,或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率已毫无敏感性,从而货币需求曲线的斜率趋向于无穷大。货币需求曲线呈垂直状态表示不论利率怎样的变动,货币的投机需求均为零,从而LM 曲线也呈垂直状态(趋向十无穷大)。由十“古典学派”认为只有交易需求而无投机需求,货币需求的利率无弹性,因此垂直的LM 区域称为古典区域。

在古典区域和凯恩斯区域之间这段LM 曲线是中间区域,LM 曲线的斜率在古典区域为无穷大,在凯恩斯区域为零,在中间区域则为正值。因此,在中间区域,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介于凯恩斯区域和古典区域之间。

(3)三个区域相对应的经济状况

在凯恩斯区域,经济一般处于萧条时期,货币政策无效,而财政政策有很大效果:在古典区域,经济一般处于繁荣时期,则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有效。在中间区域,经济一般处于正常运行时期,则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效。

5. 评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答案】(1)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为:

式中,L 为货币总需求,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