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管理信息系统与数据结构(加试)之数据结构(C语言版)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应用题

1. 某银行提供1个服务窗口和10个供顾客等待的座位。顾客到达银行时,若有空座位,则到取号 机上领取一个号,等待叫号。取号机每次仅允许一位顾客使用。当营业员空闲时,通过叫号选取一位顾客,并为其服务。顾客和营业员的活动过程描述如下:

请添加必要的信号量和P 、V (或wait ( )、signal ( ))操作,实现上述过程中的互斥与同步。要求写出完整的过程,说明信号量的含义并赋初值。

【答案】(1)互斥资源:取机号,故设一个互斥信号量mutex 。

(2)同步问题:顾客需要获得空座位等待叫号,当营业员空闲时,将选取一位顾客为其服务。空座位的有、 无影响等待顾客数量,顾客的有、无决定两营业员是否能开始服务。另外,顾客获得空座位后,需要等待叫号和被服务,顾客与营业员就服务何时开始有同步关系。设信号量teller ,customer 和mutex 初值分别为0,0和1,设waiting 为整型量,表示排队的储户数量,其初始为0, 表示顾客初始时为0, 最大不超过10 (10把座椅),各进程的具体实现如下所示:

//座椅数,也是最多排队的储户数

//定义信号量

第 2 页,共 40 页 //等待储户的柜员资源

//排队等待服务的储户数量

//对排队机操作的互斥量

//在座椅上休息等待的储户数

//储户进程

//先获得排队机

//若还有座椅则取号

//取号,占用座椅等待叫号

//告知系统储户加1

//释放排队机

//若没有座椅了,则不取号

//不取号,释放排队机

//离开

//并发调度无限循环

//叫号

//需要获得排队机的控制权

//将等候的顾客数减1

//提供柜员服务

//释放排队机

//为储户服务

//等待柜员叫号

//进入窗口被服务

2. 三个进程P1、P2, P3互斥使用一个包含N P1每次用produce (N >0)个单元的缓冲区。( )生成一个正整数并用put ( )送入缓冲区某一空单元中;P2每次用getodd ( )从该缓冲区中取出一个奇数并用countodd ( )统计奇数个数;P3每次用geteven ( )从该缓冲区中取出一个偶数并用counteven ( )统计偶数个数。请用信号量机制实现这三个进程的同步与互斥活动,并说明所定义信号量的含义。要求用伪代码描述。

【答案】定义信号量S1控制P1与P2之间的同步;S2控制P1与P3之间的同步;empty 控制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同步;mutex 控制进程间互斥使用缓冲区,程序如下:

第 3 页,共 40 页

3. 为什么文件的倒排表比多重表组织方式节省空间?

【答案】倒排表有两项,一是次关键字值,二是具有相同次关键字值的物理记录号,这些记录号有序且顺序存储,不使用多重表中的指针链接,因而节省了空间。

4. 已知一个带有表头结点的单链表,结点结构为datalink , 假设该链表只给出了头指针list 。在不改变链表的前提下,请设计一个尽可能高效的算法,查找链表中倒数第k 个位置上的结点(k 为正整数)。若查找成功,算法输出该结点的data 域的值,并返回1; 否则,只返回0。要求:

(1)描述算法的基本设计思想;

(2)描述算法的详细实现步骤;

(3)根据设计思想和实现步骤,采用程序设计语言描述算法(使用C 或

,关键之处请给出简要注释。 现)

【答案】(1)算法的基本设计思想定义两个指针变量p 和q ,初始时均指向头结点的下一个结点。p 指针沿链表移动;当p 指针移动到第k 个结点时,q 指针开始与p 指针同步移动;当p 指针移动到链表最后一个结点时,因为p 和q 相隔k ,故q 指针所指元素为倒数第k 个结点。以上过程对链表仅进行一遍扫描。

(2)算法的详细实现步骤

①count=0, p 和q 指向链表表头结点的下一个结点;

第 4 页,共 40 页

或JA V A 语言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