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062新闻学综合之新闻编辑学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说明性按语
【答案】说明性按语是指对发布稿件的背景、用意,对稿件的来源、作者的情况等加以说明,也可以对稿件中某一句话、某一个字作解释和说明,以帮助读者准确地了解其意思。在策划性选题的报道中,编辑经常采用说明性按语对整个报道的背景和宗旨加以说明。另外,在推出新的专栏时,也往往采用“编者按语”、“开栏的话”等来向读者说明开辟此栏的宗旨与目的,川页带向读者约稿。
2. 报纸版面
【答案】版面是各类稿件在媒体上编排布局的整体产物,是媒体内容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媒体视觉形象的载体。作为用户第一接触的对象,媒介版面对于读者、对于媒介本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好的媒介版面既是传递新闻信J 息的最佳载体,又是媒介赢得用户的利器。
3. 分栏
【答案】分栏是指在报纸编辑中将报纸的版面划分为若干栏。横排报纸的栏是自上而下垂直划分的,每一个栏的宽度相等。一个版面按几栏分版是固定的。这种相对固定的、宽度相同的栏称为基本栏。每一个报纸都有相对固定的分栏制。一个报纸采用何种分栏制,依据是否有利于读者阅读,是否有利于表现报纸的特点来确定。
4. 模块式编排
【答案】模块式编排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版面设计。效果是独立成块,不与其他稿件交叉。从视觉美学的角度看,模块式编排还能够产生一种单纯而规整的美感,能尽量减轻阅读时的心理压力,从而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版面上强调留白,这种版式符合当代白领读者追求简约、平和的审美习惯。模块化的功能是以信息单元化达到信息清晰化。它的优点在于便于快速撤换稿件,便于快速拼版。
5. 新闻集纳
【答案】新闻集纳是指一种短新闻的发布形式,又称“新闻集锦”。一般把若干则简讯分类编排,并冠以栏目或题目刊出或播出。这种形式有利于充分利用稿件,扩大版面或节目的信息容量,但一次集纳的条数不宜太多,表达也要力求简明。
6. 版心
【答案】版心是指除去周围留的空白,一块版面上真正容纳文字与图片的区域。通常说的报
纸的版面容量主要是指版心的容量。报纸版面的先期设计中,除了要选择报型,还要设计版心,即使是同样报型的报纸,周围留的空白也可以不一样多,版心的大小也会因此不同。版心对于版面编辑的意义在十它规定了版面上容纳图片与稿件的总体篇幅,版面编辑选择稿件与修改和配置稿件时都要以这个容量为基准。
7. 发稿计划
【答案】发稿计划是报道力一案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报道进程中各阶段刊出新闻稿件的统筹规划,包括确定每条稿件的题目、内容、体裁和篇幅,确定稿件刊出的先后次序与具体时间,稿件在版面上的位置等。发稿计划是对报道规模与报道进程的具体落实。
8. 新闻标题
【答案】新闻标题是指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它通常被用来指代整篇新闻。新闻标题用醒目的形式刊于正文之前,它既来自新闻,又对新闻具有多方面的能动作用。新闻标题具有揭示新闻内容、评价新闻内容、吸引读者阅读、美化报纸版面等功能。它具有以下特点:①选材必须标出新闻事实; ②表述方式要有确定性,显现动态; ③具有时态、语态、标点的特殊要求。按照构成,新闻标题可分为单一型和复合型标题; 按照表现手法和表现重点不同,又可以分为实题和虚题。
二、简答题
9. 为什么要重视调查核对? 哪几种稿件特别需要调查核对?
【答案】(1)要重视调查核对的原因调查法是新闻编辑针对新闻稿件中有关事实表述中存在的疑点,对当事人或知情者进行调查核实的一种改稿方法。
有些新闻稿件是否真实、准确地反映了客观事实,仅仅靠分析法和核对法还不能明确判断,比如稿件中涉及对一些现场情况的描写、对当事人的采访等,没有相关的资料能够证明其是否真实,是否准确无误,编辑就要在时间容许的情况下,针对报道中的疑点进一步进行调查。通过对事物的直接了解与再认识来检查稿件是否存在错误,不但能发现并纠正其中存在的差错,往往还能杜绝整个报道的失实。采用核对法和调查法,又可以进一步澄清或改正采用分析法所发现的疑点和破绽。
(2)特别需要调查核对的稿件
①反映重大新闻的稿件。如重大典型、重大成果和发明,牵连重大政策问题的稿件。这类稿件由于社会影响大,务必准确无误。
②批评性稿件。这类稿件容易引起被批评者的挑剔,只要有一点内容与实情不符都可能招来官司,必须注意调查核实。
③新作者的稿件。由于编辑对新作者的为人与采访写作风格不了解,加之不少新作者对新闻报道的要求不甚明确,在稿件中“犯规”的可能性相对来说要大一些,因此对他们的来稿应多加调查核实。
④容易失实的作者的稿件。有些通讯员和撰稿人在采访写作中经常犯有主观猜想、以文学创作手法写稿的毛病,对这些人的稿件,编辑要格外小心谨慎。
⑤积压时间过长的稿件。由于新闻是对某一时刻发生的事情或出现的现象的报道,时间变了,情况也可能随之变化,因此在发表这类稿件时,必须对事实进行调查核实,必要时作出相应的修改。
10.简述国内报纸版面存在的问题
【答案】报纸这一历史最悠久的新闻媒介为后来的电子媒介、网络媒介提供了产品制作的模本,但新一代媒介成长起来以后,又会对其赖以脱胎的模本发起挑战。这种挑战的严酷性在于,新媒介总是拥有比老媒介更全面的符号系统和更强大的传播功效:广播拥有听觉性符号; 电视又加上视觉性符号; 网络不但视听符号兼备,而且还有强大的链接功能和无限的信息容量。在这些强大对手的冲击之下,报纸唯有史加努力地发掘自身的潜力,才有可能保持永久的生命力。因此,报纸的革新是永无止境的。
目前我国报纸版面设计中存在着一系列函待改进的地力一:
(1)编排思想的不稳定和版面形象的不确定
这主要表现在版面设计缺乏明确和稳定的风格定位,容易受市场因素的干扰。如一些机关报受晚报、都市报影响较大,脱离自己的性质和功能,盲目仿效一些在市场上比较走红的报纸的版面,结果导致内容与形式的小吻合,甚至于媚俗,有损严肃报纸的权威性和可信性。也有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报纸近年来频繁改变自己的版式设v}一,报纸形象塑造没有明确的指向,版面的随意性说明报纸还处于很不成熟的阶段。
(2)报纸各部分的版面风格不协调
有些报纸近年来频频扩版,但各版组、各周刊以及各个版缺少统一的风格定位,任由各版主编自由编排,结果标题字体字号各搞一套,版头栏头缺乏统一设计包装,导致报纸各部分的作用相互削减,整个报纸无法确立统一的整体形象。曾有一家报纸的“人物周刊”仿效《南方周末》的某块版面,与该报的其他周刊以及新闻版风格迥然不同,这种落差实际上破坏了报纸的整体形象。
(3)版面设计盲目追求感观刺激,形成“泡沫版面”
“泡沫版面”的特点是版面元素的使用过度夸张,表现形式与所表达的内容的价值不相称,比如大量使用不含多少新闻价值的巨幅照片,内容并非很重要的稿件却做出了比报名字号还大的标题,还有一些专版大量使用非新闻照片装饰版面,照片的内容与报道内容毫不相关……这些做法实际上造成了版面资源的浪费,让读者感到故弄悬虚。
(4)版面设计无章法、无秩序
虽然主张版面设计要敢于突破旧的条条框框,但这不等于可以在版面设计上随心所欲,朝令夕改,让读者无所适从。版面创新成功与否,不能以编辑自己的感觉来判断,只能以读者的体验与评价为准。当站在读者的角度来审视,就会发现版面设计中实际存在许多妨碍快速有效阅读的因素: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