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重症医学习题集题库>专业实践能力题库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65岁。既往有高血压心脏病史,因上消化道大出血入院,经输血输液后,测中心静脉压22cmH2O,血压70/50mmHg。

患者经治疗后血压上升仍不明显,予以漂浮导管检查,在置管前要考虑患者是否有禁忌证,下列是置管相对禁忌证的有()

A . A.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B . 严重室性心律失常
C . 严重的出血倾向和凝血障碍
D . 心脏及大血管内有附壁血栓
E . 不能区别是心源性还是非心源性肺水肿时
F . 细菌性心内膜炎

将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隙,阻断部分脊神经的传导功能,使相应支配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的方法称之为() 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 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 骶管阻滞麻醉。 腰丛阻滞麻醉。 椎旁阻滞麻醉。 下列诊断小肠Crohn(克罗恩)病较为特征的X线表现是() 多发生于回肠远端。 "卵石征"。 "跳跃征"。 管腔狭窄。 纵行溃疡。 放松训练又名松弛训练,它是指按一定的练习程序,学习有意识地控制或调节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以达到降低机体唤醒水平,调整那些因紧张刺激而紊乱了的功能。下面对于渐进性放松训练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采用坐位或卧位进行。 练习时间从几分钟到20分钟均可。 训练开始之前先对患者焦虑水平进行评价。 无禁忌证,老少皆宜。 通过肌肉反复松-紧练习促使大脑皮层唤醒水平下降。 患儿男,7岁,发热、咳嗽1周,胸闷不适2天。查体:心率140次/分,心律不齐,ECG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伴二联律,测CK-MB增高,血清肌钙蛋白T增高。可初步诊断为() 风湿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 中毒性心肌炎。 甲状腺功能亢进。 以上均不是。 粘结作用产生的关键和必要条件是() 采用30%~50%磷酸处理。 粘结剂液体能充分湿润被粘物表面。 固体的表面能与液体的表面张力达到平衡。 粘结剂和被粘物之间产生化学键力。 粘结剂和被粘物之间产生电子迁移。

患者,男性,65岁。既往有高血压心脏病史,因上消化道大出血入院,经输血输液后,测中心静脉压22cmH2O,血压70/50mmHg。

患者经治疗后血压上升仍不明显,予以漂浮导管检查,在置管前要考虑患者是否有禁忌证,下列是置管相对禁忌证的有()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