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818管理学原理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辨析题

1. 管理者能力越强,管理者的管理幅度越大; 被管理者能力越强,管理者的管理幅度越小。

【答案】F

任何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监督的下属数量都是有限的,这个有限的直接领导的下属数量被称作管理幅度。有效的管理幅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工作内容、工作能力、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如果下属具备符合要求的能力,受过良好的系统培训,则可以在很多问题上根据自己的见解去解决问题,从而可以减少对上司时间的占用以及向上司请示的频率。这样,管理的幅度便可适当宽些。因此,被管理者能力越强,管理者的管理幅度越大。

2. 梅奥试验得到的结论是,人是“经济人”。

【答案】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梅奥试验得到的结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具体内容如下:

(1)霍桑试验

梅奥1924--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即霍桑试验。该试验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1924--1927年); 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1927年8月一1928年4月); 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1928一1931年); 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1931-1932年)。

(2)试验结论

①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科学管理学派认为金钱是刺激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唯一动力,把人看作经济人。梅奥认为,工人是社会人,除了物质需求外,还有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因此不能忽视社会和心理因素对工人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②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相互间必然产生共同的感情、态度和倾向,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惯例。这就构成一个体系,称为“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以它独特的感情、规范和倾向,左右着其成员的行为。古典管理理论仅注重正式组织的作用是有欠缺的。非正式组织小仅存在,而且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有重大影响。

③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梅奥认为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工人的满足度,即工人对社会因素,特别是人际关系的满足程度。如果满足度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协作精神就高,生产率就高。

因此,梅奥试验得到的结论是人是“社会人”,而不仅仅是“经济人”。

3. 织变革的阻力是直接的、公开的、消极的,应予以杜绝。

【答案】T

组织变革就是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对组织中的要素进行结构性变革,以适应未来组织

发展的要求。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组织的效能,特别是在动荡不定的环境条件下,要想使组织顺利地成长和发展,就必须自觉地研究组织变革的内容、阻力及其一般规律,研究有效管理变革的具体措施和方法。组织变革意味着原有状态的改变,意味着破旧立新。面对改革,组织中的一些人必须放弃自己原有的观念、行为方式,适应新盼方式。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有可能对变革形成阻力,变革成功的关键在于尽可能消除阻碍变革的各种因素,缩小反对变革的力量,使变革的阻力尽可能降低,必要时还应该运用行政的力量保证组织变革的顺利进行。

二、简答题

4. 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建立创新型社会的战略主张,其核心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规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

请运用管理学理论知识简述一个企业如何才能激发创新?

【答案】创新是一种思想,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熊彼特于1912年提出了创新的含义,并将创新这个概念纳入经济发展之中,论证创新在经济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创新的基本内容包括目标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机构和结构创新、环境创新等。

一般来说,有三类因素可用来激发组织的创新力。它们是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组织的人力资源实践。为充分发挥组织结构因素、组织文化因素和人力资源因素激发组织创新力的作用,应该分别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结构性因素。结构因素对创新的作用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①有机式结构。有机式结构对创新有正面的影响。因为其纵向变异、正规化和集权程度低,从而可以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应变力和跨职能工作的能力,从而使创新更容易得到采纳。

②充足的资源。拥有富足的资源能为创新提供另一重要的基石。组织资源充裕,就使管理当局有能力购买创新成果,敢于投下巨资推行创新并承受失败的损失。

③单位间的密切沟通。沟通有利于克服创新的潜在障碍。像委员会、任务小组及其他这类机制都可以促进部门之间的相互交流,从而得到创新成功组织的广泛采用。

(2)文化因素。充满创新精神的组织文化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①接受模棱两可。过于强调目的性和创造性会限制人的创造性。

②容忍不切实际。不切实际的东西往往可能带来问题的创新性解决。

③外部控制少。组织将规则、条例、政策这类控制减少到最低限度。

④接受风险。组织鼓励员工大胆试验,不用担心可能失败的后果。错误被看作能提供学习的机会。 ⑤容忍冲突。组织鼓励不同的意见,个人或单位之间的一致和认同并不意味着能实现很高的经营绩效。

⑥注重结果甚于手段。提出明确的目标后,个人被鼓励积极探索实现目标的各种可行的途径。

⑦强调开放系统。组织时刻监控环境变化并快速做出反映。

(3)人力资源因素。对于人力资源因素,组织应该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①高培训与发展投入。有创造力的组织要积极地对员工进行培训,以保持其知识的更新。 ②有工作保障。给员工提高生活保障,以减少他们因犯错误而遭解雇的顾虑。

③有创造性的员工。组织应鼓励员工成为革新能手。

5. 画图说明布莱克·莫顿的管理方格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在领导行为四分图的基础上,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行为科学家布莱克和莫顿于1964年就企业中的领导方式提出了领导方格理论。这一理论用一张九等分的方格图表示,横坐标为领导者对生产的关心程度,纵坐标为领导者对人的关心程度。在坐标轴卜由1到9作为标尺,整个方格中共有81个小方格。每个小方格表示“关心生产”和“关心人”这两个基本因素相结合的一种领导方式,如图1所示。

布莱克和莫顿在81个方格中,列出了五种基本的领导方式。

的工作。 (1.1)型:虚弱型领导。这种类型的领导者对人对工作都不关心,他只以最小的努力来完成必须做

(9.1)型:任务型领导。这类领导者高度关心生产和效率,而不关心人,一味要求下属服从。 (1.9)型:俱乐部型领导。这类领导者只关心人而不关心工作或生产,对下属一味迁就,重在塑造轻松友好的气氛。

(5.5)型:中间型领导。这种领导者对人的关心度和对生产的关心度保持一般状态。只图维持一般的工作效率与士气,安于现状。

(9.9)型:协作型领导。这种领导者既关心生产和工作,又关心人,通过协调和综合各种活动,促进工作和生产的发展,鼓舞士气,使大家和谐相处并发扬集体精神。

在上述五种典型的管理类型中,布莱克和莫顿认为最有效、最理想的领导类型是(99)型,其次是(9.1}型,再次是((1.9)型和((5.5)型,最次是((1.1)型。但他们同时又指出,各种领导类型的优劣不能一概而论,而应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定,以最能获得工作效果的类型为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