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韩国留学生使用泛义动词“做”、“干”、“搞”、“弄”的偏误分析

关键词:韩国留学生, 泛义动词, 偏误, 教学对策

  摘要


摘  要
在对韩国学生的汉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常常将泛义动词“做”、“干”、“搞”、“弄”随意替换使用,这样就出现了很多偏误问题。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运用偏误分析理论的方法,对韩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偏误情况进行分类研究,并分析产生此类偏误的原因,相应地提出了教学对策和建议,希望能进一步促进对外汉语实际教学的发展。本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是引言。简要论述了本文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通过了解泛义动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研究依据的理论,并指出本文研究对象及运用方法。
第二章是泛义动词的概述。本文叙述了泛义动词的概念及特点,主要从语义、语法和语用的角度分析了泛义动词“做”、“干”、“搞”、“弄”。语义分析主要通过大量例句来说明泛义动词“做”、“干”、“搞”、“弄”的代动性,及语义中某些义项的兼容与不兼容性;语法分析主要是通过泛义动词“做”、“干”、“搞”、“弄”与宾语、补语的搭配情况来找出其异同;语用分析主要是从语境和语体色彩两方面来对泛义动词“做”、“干”、“搞”、“弄”进行论述。
    第三章是韩国留学生使用泛义动词“做”、“干”、“搞”、“弄”的偏误类型。通过实践调查搜集并统计了韩国留学生使用泛义动词“做”、“干”、“搞”、“弄”时的偏误例句,以对泛义动词“做”、“干”、“搞”、“弄”的本体研究为基础,归纳总结出三大类偏误类型:语序不当、赘余和误用。
    第四章是分析韩国留学生使用泛义动词“做”、“干”、“搞”、“弄”产生偏误的原因。本文主要从语际迁移---母语的影响 、目的语内的泛化影响、语释误导、语境变化这四个方面论述了韩国留学生使用泛义动词“做”、“干”、“搞”、“弄”时产生偏误的原因。其中语际迁移中母语的影响是本文分析的重点,主要从韩国语和汉语的对比来分析学生容易产生偏误的原因,因此这一章节作了重点论述。
    第五章是针对韩国留学生使用泛义动词“做”、“干”、“搞”、“弄”时出现的偏误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和建议。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述:一是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于汉语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的留学生来说,学习泛义动词“做”、“干”、“搞”、“弄”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初级阶段主要从汉字的形象教学、固定搭配的强化练习来介绍泛义动词“做”、“干”、“搞”、“弄”的使用情况。中级阶段则从语义上着手,重点分析泛义动词“做”、“干”、“搞”、“弄”义项的兼容与不兼容。二是对比分析法,本文主要将泛义动词与多义词进行对比,使学生能够找出其异同。三是语境强化训练法,使学生将泛义动词“做”、“干”、“搞”、“弄”放在不同的语境中理解其在不同语句中的含义及用法。
第六章是本论文的结论。